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都

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用排除法较好,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它不利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ABC三项错误,排除;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都有利于政治局势的稳定,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故D项正确。
举一反三
下列历史记载最能体现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意图是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D.“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省”这一行政建制在中国古代各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隋唐出现省这一中央行政机构, 通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以保证君权的独尊
B.元朝中书省的职权大致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
C.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D.明朝以军机处取代中书省的职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渎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这主要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B.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C.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D.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乾隆皇帝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当时的官员巡视西藏时也指出“边氓(民)之气宜静不宜动,此等番民羁縻之足矣,招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在西藏地区推广农耕生产方式B.实行民族分化和歧视的政策
C.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D.加强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