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

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
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说明明代内阁不同于之前的宰相,A项错误。材料后半部分,说明皇帝对内阁的“票拟”都要重新审视,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内阁只是辅助皇帝,C项正确,D项错误。
举一反三
北师大教授唐任伍在《中华文化中的世界精神》中评述道:“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中君王的权力是绝对的,无所制约的话,那么就无法延续2000多年之久。事实上,中国封建君王的权力,还是受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约束机制的制约的……”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或机构不可能成为唐教授观点依据的是
A.丞相B.三省六部
C.(元)中书省D.军机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2014 年畅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 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你认为他们的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
A.1B.2
C.3D.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制度体现了中央对地方加强控制的措施有
①推行郡县制      ②汉设置十三州   
③宋设参知政事    ④清设密折制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世宗实录》载:“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盐,(皇帝)批答稍误,以未下阁臣票拟也。刑科给事中黄臣谏曰:‘我朝设立内阁,……凡百章奏,先行票拟。今使内阁虚代言之职,中贵肆专擅之奸,关系匪轻,渐不可长。容臣封还原本,以重命令。’疏入,即改批如制。”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阁臣票拟严重制约了皇权B.内阁地位较明初大为下降
C.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D.皇帝批答须先经内阁票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以宗法制为例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