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读下图材料二: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读下图材料二: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读下图

材料二: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法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主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使宰相不罢,……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二与图一相比,明朝官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试以史实说明。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官制是受什么思想的影响?明朝官制的弊端在思想领域有什么反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针对材料一中图二的政制体制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黄宗羲的政治主张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相比,有何明显差异? (4分)
答案
(1)明太祖侧重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加强皇权专制。秦朝官制受战国时期法家及其代表人物韩非子思想的影响。对明朝官制弊端的批判,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如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揭露君主专制弊端,提倡“法治”,反对“人治”。(6分)
(2)加强法治、实行分权(扩大相权)、老百姓有议政权和监督权。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具有反封建的民主色彩,但他是在不根本动摇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对封建政治进行修补;而法国启蒙思想家对封建制度进行了彻底批判,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资产阶级政体建设方案。(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承德外八庙中的小布达拉宫位于承德避暑山庄的正南方。下图是小布达拉宫门口的一只威风凛凛的石象,但大象的腿却是跪着的。对此现象的理解最接近事实的应该是
A.大象在佛教中的地位相对比较低,只能是跪立的
B.大象跪立表示对游客的欢迎
C.大象正对着皇家园林避暑山庄,表示对皇权的臣服
D.这种设计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职。”他指的制度是   (    )
A汉代的内外朝制度                            B唐代三省制度
C明代的内阁制度                              D清代的军机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内阁”是中西方共有的政治概念。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西方国家的内阁最大不同是
A 掌握着最高决策权                                  B 最高行政机构
C 行使立法和司法大权                               D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出现于明代的是
A 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
B 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供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
C 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
D 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0分)历史资料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掌握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对于我们理解和学习历史有重大帮助。
文字资料: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国家馆的建筑设计凸显了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中国国家馆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了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安徵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徼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了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1)据材料概括说明中华文化的主要特征。(4分〉
统计图表:

(2)根据统计表指出19世纪西欧和中国的人均GDP各自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西欧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8分)
图片资料:

(3)根据图片概括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并从美国方面分析导致图二中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11分)
历史地图:欧盟大家庭

(4)简述二战后欧盟建立的过程,分析欧盟的逐步发展、扩大对世界格局的影响。(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