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

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

题型:天津月考题难度:来源:
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耢,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兰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 近代中国王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表1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表1  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单位:1000海关两
——摘编自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
材料三 2011年初,“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际,农业部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告别了以人畜力作业为主的时代、进入7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时代。——摘自《农民日报》2011年4月2日《加速中国农机化进程的强大推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七年记》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材料二所显示的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状况,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概括中国当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分析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2)由农机具在进口机具中所占比重低看出:农业生产已经使用机器,传统农具仍是主要劳动工具。民国政府的倡导,近代化在农业领域的拓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多地少;综合国力弱,农民购买力低下。
(3)政府重视“三农”问题,予以政策扶持;综合国力增强,农民购买力提升。劳动者素质逐渐提高:古代、近代劳动者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当代形成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古代主要使用入畜力;近代开始引进和使用农业机器;当代普遍使用农机具,广泛运用农业科技。
举一反三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日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檗,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日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     ]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隋唐
题型:江苏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某位君主曾亲身示范农耕以示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的态度,使用图1工具的最早君主会是

[     ]

A.汉高祖
B.元世祖
C.唐太宗
D.乾隆帝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唐代农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牛耕开始普及全国②出现结构更完备的曲辕犁
③设置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④使用高转筒车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图1和图2是中国古代牛耕示意图,从图1到图2反映了
[     ]
A.铁农具的推广
B.犁耕技术的改进
C.畜牧业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形成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自春秋战国就步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居于重要的地位。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铁锄

铁犁

铁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