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连续性D.脆弱性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引用晁错《论贵粟疏》里面的一段关于农耕生产与自然灾害以及政治统治之间的关系论述为材料,考查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一方面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统治者“急政暴赋”的影响,所以表现出相当的脆弱性。故本题选D。
举一反三
战国中期,孟子曾主张恢复井田制;西汉末王莽改革虽然一度恢复井田制,但很快失败。井田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  )
A.土地国有制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集体劳作生产效率低于分散经营D.井田制下小农无自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绍兴五年(1135年),屯田郎中樊宾说:荆湖、江南与两浙有大批良田无人可耕,地有遗利,而中原南渡之人,人有余力。如果“使流寓失业之人,田荒闲不耕之田,则地无遗利,人无遗力,可以资中兴。”材料不能说明
A.政局动荡导致流民增多B.樊宾建议政府鼓励垦荒发展生产
C.合理安置流民有利于维护南宋统治D.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此时完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代学者陶煦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导致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B.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C.封建土地私有制居于主导地位D.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代内阁大学士的籍贯分布如下表3,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表:明代内阁大学士的籍贯分布表
南方
北方
南京
浙江
福建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广
广东
北京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27
26
11
9
2
22
12
5
17
13
5
11
2
114
48
A.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数大大超过北方
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比北方要好
C.明代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在南方
D.南方人“官本位”思想比北方人更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居延汉简》曾记载编户齐民户籍情况,如户主徐宗:“居延西道里徐宗,年50,妻1人。男同产2人,妇同产2人。宅一区值3000。田50亩值5000。用牛2值5000。”这样详细记载户籍情况主要是为了(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的社会动荡   
B.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稳定
C.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D.征调人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需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