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19世纪中期,不论对于中国历史还是对于世界历史,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学者杉原薰认为:“如果世界

(25分)19世纪中期,不论对于中国历史还是对于世界历史,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学者杉原薰认为:“如果世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5分)19世纪中期,不论对于中国历史还是对于世界历史,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学者杉原薰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结尾简短的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海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尽管或许不是太快)。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支持或反对“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观点的主要理由(7分)。
(2)写出19世纪中期以来推动经济史主体在“西方”成长的主要政治、经济与科技因素(9分)。
材料二  英国历史学家韦尔斯认为:到19世纪中期,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全都卷入整体世界,人类到此才真正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活动舞台。这一时期,由于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任何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等,都有可能在国际广泛传播,都有可能为其他民族所利用。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一时期任何文化既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由于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任何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等,都有可能在国际广泛传播,……这一时期任何文化既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9分)
答案

(1)支持:(1分)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较大的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发展要建立在对外财富掠夺基础上,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6分)或反对(1分):尽管农耕经济水平仍然较高,但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而新航路开辟以后的三百年,西欧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奠定了向工业文明过度的基础。(6分)
(2)政治上: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科技:自然科学发展迅速,进化论、电磁学、相对论、量子理论等成果促进了人类进步。(9分)
(3)工业革命随着交往传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促进了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并传播到世界,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9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遥远的大西洋沿海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再结合鸦片战争的背景即可说明材料观点的主要理由。
(2)考查了教材的基础知识,实际上考查了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崛起和发展的政治、经济与科技原因,结合该时期的史实回答即可。
题目的观点实际上就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在全球性传播,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结合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文明传播的史实回答即可。
举一反三
1937年时,历史通俗读物作家房龙在出版的《地球的故事》中猜测:“中国的长城是月球上的太空人唯一能看得见的建筑物”。有人说,长城将中原地区与塞外各民族分隔开来,其实质在于区分不同的文化。这种“不同的文化”是指
A.不同种族间的文化B.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
C.封建文化与奴隶制文化D.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铁制农具的发展B.水利灌溉的进步
C.人口的快速增长D.统治者的政策推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D.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围绕该图说法错误的是(  )
A.农耕区的不断扩大使天然植被被破坏
B.黄河流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发源地
C.汉朝以后农耕区的迅速扩大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有关
D.该图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中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人口分布图,据图判断,此历史时期为
A.西汉B.魏晋C.唐朝D.宋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