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B.商人好逸恶劳

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B.商人好逸恶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
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B.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C.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从诗中关键一句“农夫税多长辛苦”可理解出贾客弃农经商的原因是农民赋税太沉重,B项评价不对,同时这首诗也不能反映出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排除D。诗中只是说“年年逐利西复东”,并没有说获利多少,而且是农民赋税沉重在先,弃农经商在后,A项颠倒了出现题干现象的因果关系,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尤其是A和C难以区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所给信息。
举一反三
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直接用来论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战国时社会秩序的稳定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B.引起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局势动荡
C.封建统治者通过采取措施得以根本解决D.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绅的《悯农》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造成诗中自耕家境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B.没有土地,无偿为地主劳动
C.封建国家沉重的赋税剥削D.家里人口过多,入不敷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应该出现在
A.原始社会晚期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