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光年间,山东人口突破了3000万。人口的增加使人均耕地只有3.68亩,同时,在清代的268年中,山东曾出现旱灾23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光年间,山东人口突破了3000万。人口的增加使人均耕地只有3.68亩,同时,在清代的268年中,山东曾出现旱灾233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年间,山东人口突破了3000万。人口的增加使人均耕地只有3.68亩,同时,在清代的268年中,山东曾出现旱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各种自然灾害之严重超过全国其他各省。……咸丰年间,“鲁捻”、幅军、长枪会军、文贤教军等起义烈火烧得山东“大半糜烂”,山东人的生存面临严峻的形势,到关东当“流民”就不足为奇了。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出于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殖民当局从山东等地诱骗和捕捉当地农民到东北的矿山等充当劳工,到1940年达到130余万人;1942年至1944年每年也有百万以上的华北劳工到东北。
材料三 建国初期,政府号召关内的人们主动到关外进行“垦荒建设”。据资料记载,1956年,仅山东省就组织了10余万青年开赴黑龙江。到60年代初期,山东农村又出现了一次自发的规模巨大的闯关东潮。
材料四 (山东移民的到来使关外)土宜稼穑,收获之多既倍于他省,粮价之贱亦丰于内地……山东人励精克己,商人互通缓急,恰如一大公司,其各商店则似支店,互相补给商品,以资流通。而在金钱上尤能融通自在,故虽有起而与之争者,终不足以制之也。满洲人及俄国商人固无论矣,亦退避三舍,不能与山东人抗衡。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概括晚清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人移民关东的原因。(4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两个时期山东人移民关东的性质有何不同?(4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历史知识,分析山东人移民关东的影响。(4分)
答案
(1)晚清:人多地少、自然灾害严重、长期战乱。(2分)20世纪50年代,为开发东北,政府组织移民。60年代初,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山东人多地少,自发寻求出路。(2分)
(2)材料一反映的是贫苦农民自发的谋求生存的行为。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侵略者有组织有计划地强掠劳动力的行为,带有强烈的掠夺性和浓厚的殖民色彩。(4分)
(3)减轻了山东的人口压力,缓解了生存危机;促进了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助于关外人口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关内与关外的经济、文化交流。(4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上的移民问题(1)要求学生对材料的概况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晚清时期,“山东人口突破了3000万。人口的增加使人均耕地只有3.68亩”是人多地少;“山东曾出现旱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各种自然灾害之”是指自然灾害,“政府号召关内的人们主动到关外进行“垦荒建设””指的是政府的号召,“到60年代初期,”在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回答即可。(2)要求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一是自发的谋生的行为,材料而是日本侵略移民的结果,(3)影响的分析从经济、人口和民族融合角度来分析。
举一反三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相对密闭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该观点旨在强调(   )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自然经济是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D.乡土观念与世俗民风是宗族延续之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传说的“圣王”中,神农氏有显赫地位的主要原因(   )
A.创制耒耜,“能殖嘉谷”  B.使用大镰收获  
C.使用铁铧犁D.推广牛耕技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的地区是 (   )
A.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与珠江流域
C.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D.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说明(    )
A.商周时期牛耕出现B.春秋时期出现牛耕
C.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D.西汉时期犁壁发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下列犁耕方法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隋唐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