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制度的拉动和滞后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影响示意图”。据此判断,晚清时期对经济结构的演进客观上产生拉动效应的国家制度或政策是A.商业专卖B.闭关锁国C.开埠通商

阅读“制度的拉动和滞后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影响示意图”。据此判断,晚清时期对经济结构的演进客观上产生拉动效应的国家制度或政策是A.商业专卖B.闭关锁国C.开埠通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制度的拉动和滞后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影响示意图”。据此判断,晚清时期对经济结构的演进客观上产生拉动效应的国家制度或政策是
A.商业专卖B.闭关锁国
C.开埠通商D.实业救国

答案
C
解析

举一反三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图片指出中国古代经济状况,并说明历代统治者重视或鼓励农业的举措。(3分)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1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2分)
明朝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1分)
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英国公使马嘎尔尼在1794年写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
(3)结合所学指出18世纪康乾盛世的“太平辉煌”的表现?(2分)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政治依据是什么?(2分)马嘎尔尼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符合历史实际吗?(1分)请用晚清的历史境遇说明他的观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经.大西》中说“有渰萎姜,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与这一诗句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土地公有制瓦解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井田制遭到破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生产工具的出现,反映中国古代农业(   )
A.犁耕技术开始出现
B.耕织结合模式出现
C.黄河流域农业发达
D.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材料所描述的农具是下面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思想与古代农耕经济不相适应的是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B.“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C.“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D.“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