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犹水也,国犹舟也,欲行大舟,先蓄厚水,这是物理之自然,也是政理之自然。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民犹水也,国犹舟也,欲行大舟,先蓄厚水,这是物理之自然,也是政理之自然。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民犹水也,国犹舟也,欲行大舟,先蓄厚水,这是物理之自然,也是政理之自然。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请回答:
(1)材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思想?材料中体现出的孟子理想社会的实质是什么?(2分)
(2)孙中山认为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为此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方案?该方案为什么不能实现?(5分)
材料二:197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381公斤,到1978年,全国农村还有2.5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方面也出现了严重欠账。当时的人民生活在购物证和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票券里,从吃的粮食、油到穿的衣裤,用的锅碗瓢盆,都严格的定量供应。
请回答:
(3)据材料概括当时中国百姓的生活状况,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为改变这种状况,党和政府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6分)
(4)综合上述内容,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答案
(1)治国思想:仁政(1分)实质:丰衣足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或小农经济)(1分)(2)方案:民生主义,平均地权(2分)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制和阻碍;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人口多、农业经济不发达的国情。(3分)
(3)状况: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文教卫生水平低下;生活用品严重缺乏。(2分只要答出两个要点即可)
原因:“左”的错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2分)
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分)
(4)认识:民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从古代到近代政府都注重和解决民生问题;我们今天应该继续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2分只要答出两个要点即可)
解析
第(1)问可以从材料中提取,第(2)问要注意迁移三民主义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然后再结合农业情况概括作答。第(3)问的第二小问要注意结合1976年的政治状况和1978年改革开放的背景作答。第(4)问注意从民生问题入手谈认识。
举一反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B.统治者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C.南方民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D.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及其所反映的史实最早出现于唐朝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动力经历了由人力到畜力、到利用自然力的变化。右图中的生产工具使用的动力是(  )
A.人力
B.畜力
C.自然力
D.机械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齐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的新税制,其主要目的是()
A.促使耕地转向私有
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减轻农民负担
D.确立封建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张履祥在《补农书·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C.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