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

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答案
C
举一反三
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 。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    
图4  元朝行省图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题型:安徽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是在                          [     ]
A.两晋之际      
B.安史之乱时     
C.两宋之际      
D.宋都南迁以后
题型:黑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     ]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题型:黑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结论最准确的是
[     ]
A. 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 中国古代人口政策的变革
D.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张岂之说:“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人在支撑着它。”有利于南宋政府外贸收人增加的原因有
①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 ②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    
③国家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农业发达 ④海外贸易发达     


[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