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成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
题型: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分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
材料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成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度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决定隋唐定都长安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洛阳成为“二京”之一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隋唐政治上与北周一脉相承,关中为政治中心区域;关中地理位置优越,战略地位重要。 (2)靠近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大运河的中心,全国财赋水陆转运枢纽;建有吉嘉仓、洛口仓等大粮仓;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 |
举一反三
作为人工修建的水上通道,运河方便了人员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水阔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自东都至江都,二干余里树荫相交。”《大业杂记》中的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构成隋朝大运河的 |
[ ] |
A.广通渠和通济渠 B.通济渠和邗沟 C.永济渠和通济渠 D.邗沟和扛甫河 |
“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又自黄河人汴水,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抵淮水。”这是对古代某段运河开凿的描述,它指的是 |
[ ] |
A.灵渠 B.广通渠 C.邗沟 D.通济渠 |
关于大运河的表述正确的是: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一局面(2)以洛阳为中心 (3)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促进作用(4)大运河开凿为隋朝统一南北奠定了基础 |
[ ] |
A、(1)(2)(3) B、(2)(3)(4) C、(1)(3)(4) D、(1)(2)(3)(4) |
下列评论隋开凿大运河的古诗中,评价较为中肯的是 |
[ ] |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B.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C.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D.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隋唐时期,淮水以北新增的有利于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
[ ] |
A、郑国渠 B、芍陂 C、通济渠 D、邗沟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