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农村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宋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

(22分)农村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宋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2分)农村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宋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这类市区,居民稠密,商铺店肆林立,交易繁盛,与城郭以内的原有市区,并无区别。有的地方,甚至远远超过了城郭内的旧市区。这类草市,已经突破了原来乡村集市的涵义,成为州县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类草市,宋政府并不把它作为乡村的一部分,而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加以管理。宋神宗熙宁年间,全国各地乡村都编排保甲,按时教阅,而对“诸城外草市及镇市”虽也编排保甲,但不把它们“附入乡村都保”,亦不按时教阅,而是与城市坊郭户一样,受厢的管辖,而在没有厢制的州县,则直接受县的管辖,同乡村完且脱节。
——农业科技史话(上)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朝草市发展的表现。(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4分)
材料二: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等沿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特别是内地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总之,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缓慢。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我国内地城市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简述城市化发展缓慢对民主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8分)
材料三 1949~2013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答案
(1)表现:一部分发展为居民点,形成新的城镇;一部分发展为新的商业区,成为州县城市的一部分,政府按城市模式进行管理(4分)
影响:突破了“市”在空间的限制,方便了交易,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城市规模扩大,促进城镇化的发展。(4分)
(2)内地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①军阀割据或战争;②自然经济解体缓慢,工业化程度很低。(每点2分,共4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
对民主革命的影响:①城市化发展整体慢,影响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导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②城市无产阶级队伍不够强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获得成功。(每点2分,共4分)
(3)原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转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等。(每点2分,共6分,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宋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对于这类草市,宋政府并不把它作为乡村的一部分,而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加以管理”可以得出宋朝草市发展的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草市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内地缓慢发展的原因有:军阀割据或战争;自然经济缓慢,工业化程度很低等。对民主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可回答影响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导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城市无产阶级队伍不够强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获得成功。
(3)本题主要考察对图标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标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间点1949新中国建立以来。结合所学知识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转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等。
举一反三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两幅图中两项关于汉代和明代都城平面布局制度的特点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诗句描述的是
A.唐朝长安B.北宋汴梁
C.元朝大都D.明朝应天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代宁波一带流传有一首民谣,是嘲笑山西商人的:“山西人,大褥套,发财回家哈哈笑,建房置地养老少。山西人,大褥套,挣下银子藏地窖。窖满再难盛,铸成“搬不动”。不怕贼偷不怕劫,夜夜安心把觉困。”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清代晋商活动范围较广B.晋商财力雄厚
C.晋商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D.晋商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材料表明
A.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B.明成祖担心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
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D.朝贡贸易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主要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