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寰)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催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寰挺身而去。

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寰)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催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寰挺身而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寰)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催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寰挺身而去。
——《旧唐书》卷88
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唐设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请回答:
(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10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6分)
答案

(1)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每点2分,共10分)  
(2)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时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归纳。如结合材料“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 唐设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人生只合扬州死”分析解答。
(2)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学生主要应从材料总结,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总结。如学生要结合材料“扬州地当冲要“、“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唐设盐铁转运使在扬州”等内容分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解答。
举一反三
以下是某电视剧剧本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晚上“市”门紧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早打破坊市界限,将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的朝代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晋商普遍认可“君子爱财,生财有道”;徽商胡仁之说:“平则人易亲,信则公道著,到处树根基,无往而不利。”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崇尚的商业精神是
A.重义轻利B.讲求信义C.勤俭致富D.见利忘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
B.在政治中心基础上形成商业中心
C.各国币制不统一不利于商业发展
D.一些诸侯国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