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一一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

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恍然如入汴京(东京) ,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一一《石渠宝笈三篇》
材料三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一一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见下表:
地 点
创办人
企 业 名 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源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了哪些新特点? (5分)
(4)材料四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并结合有关背景归纳导致这些特征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8分)
答案

(1)由政府设置于城中;与居民区分开; 经营位置、交易时间有限制;重视对市场的管理。(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4分)
(3)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农产品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5分,答出任意5点即可)
(4)不同点:明代“机房”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分布特点:近代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4分)
原因:世界市场形成,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洋务运动的诱导;外资企业的刺激。(4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状况:主要是“市”的发展变化。回答时要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归纳总结。如材料“……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体现的是对“市”的位置规定。“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反映的是对“市”的管理。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体现的是时间上的严格限制。
(2)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时期我国商业的发展变化。解答时要首先分析图片: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布局,尤其注意城市中“市”与“坊”的布局变化。同时注意材料内容的提示,联系《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其内容,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归纳。
(3)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与前代相比出现的新特点。回答时要特别注意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结合材料及所学归纳总结。如材料“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然后再结合这一时期商业发展情况解答。
(4)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企业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区别、特点及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回答区别主要从生产规模、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技术等方面。特点及原因要结合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列强的侵略所造成的影响、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等内容综合分析归纳。
举一反三
《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处徒刑二年。”这表明唐朝时期                                         
A.严格维护坊市制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允许郡、县开设市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甘蔗种植是清代赣南商品农业中重要的产业。同治《南康县志》载闽粤籍客户“嘉道以来,种植繁多,酹与禾稼,核其岁入,几与闽粤争利广矣。”而在同一县志上却记载“若懋迁有无,虽十倍之利,宁弃弗顾,弃农作商,康人绝少。”以上史料不能表明
A.县志中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当地人重农抑末思想相矛盾
B.甘蔗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重农抑商思想
D.重本抑末已内化为农民的思想观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中介为主的牙行,发展到清代变得更加细化,这其中就有一种在沿海地区产生,在交易双方起担保责任,保证商品交易顺利完成的牙行,一般称为“保税”,或者“保载行”,堪称清代的“保险公司”。这说明
A.清代的商品经济异常发达B.清代的服务行业得到发展
C.清代彻底废止了海禁政策D.清代的中外贸易更趋频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 不同时期的商业和商人组织反映了我国商业、经济、社会的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牙行是我国古代从事贸易中介的商业组织。明朝规定:“选有资产的人户充任,官府颁发‘牙帖’ ”。领帖者需 交“帖费”和税银,统称牙税。明朝《长沙府志》记载:“湘潭牙行获利逾千金”。明末清初,长沙城外的市镇成为商品集中收购的市场,牙人开始充当收购的中介人,牙行数量剧增,如粮食行、盐行、铁行等。牙行兴盛又带动了店铺的增加,1772年,城外各市镇共有门摊189家。
材料二 中国近代“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迫使国人“开眼见世界”。绅商们提出“决胜于商战”的口号,指出“握四民之纲者,商也”,应“以商立国”。……1904年元月,商部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商会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商人以激奋昂扬之势担当起历史赋予的新使命。
——《徽州旅沪同乡会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11年03期)
(1) 材料一中牙行的兴盛反映了什么现象?牙行的兴盛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怎样的推动作用?(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决胜于商战”提出的时代背景。(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经济现象能够透视出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材料一 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上述材料描述了北宋城市发展的哪些现象?(4分)
材料二 明朝出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欧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缙绅官僚,此时也多“以货殖为急”,或开官店,或营高利贷,或贩盐走私。……达官显贵、亲王公侯、外戚权阉也往往借势经商,皇家也开有皇店。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明嘉靖四年规定,凡是双桅海船,统统扣留,即使不是贩卖番物(外国货物),也以番物论,俱发戍卫边,……。  
——《中国古代经济通史》
(2)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对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三 中国近代工业统计资料(1872—1913年)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