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西汉元始二年人口密度图                 清嘉庆二十五年人口密度图比较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西汉元始二年人口密度图                 清嘉庆二十五年人口密度图比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西汉元始二年人口密度图                 清嘉庆二十五年人口密度图
比较以上两图,提取两项有关汉至清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1)信息:汉代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清代南方人口更为密集。
说明:三次人口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南移。
(2)信息:相比于汉代,清代的人口增长是全国性的。
说明: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赋税制度变革、高产作物的引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比西汉和清代的人口密度图,可以获得以下信息:汉代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清代南方人口更为密集;与西汉相比,清代的人口增长是全国性的。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人口变迁的史实作出分析、阐释。
举一反三
有专家指出,以文献记录为准,安徽在两汉时共有76座县治城市,仅占全国的5%左右。其分布是淮北36 (47.4%)、江淮30(39.5%)、皖南10(13.1%)。安徽有50个汉代城市遗址,许多汉城规模较小。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
A.汉代政治中心在我国北方B.当时郡国主要在分布黄淮地区
C.两汉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D.统治者不够重视安徽地区开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时2.2亩,清康熙时1.5亩。然而当地很多村落却在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明清时期走向了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B.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经济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村落得到开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1分)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大都市的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
——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
材料二 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曼彻斯特主要受惠于它的商业和制造业的地位。最近,它已经在英国的任何其他城镇,乃至世界“鹤立鸡群”了。它的工业产品几乎输入到地球上可居住的任何一个国家。……在1832年的改革法案中,在国会中拥有代表席位,并且中产阶层的男子获得了选举权。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访问曼彻斯特,并且授予其皇家宪章(Royal Charter) 。
——摘编自《企业行名录》序言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城市的功能结构偏重于工业,呈现出工业型城市化。尤其是在前3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9.05%上升到13.68%,平均年增长率为0.15%,而同期世界人口比重由28.2%上升到40%,年增长率达0.4%。
——摘编自《新中国城市化建设初探》
材料四 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后是辐射关系。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然后中心城市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起来;最后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 。
——郭楚《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前后中国城市活力“开始消散”的主要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曼彻斯特能够荣获 “皇家宪章”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5分)
(4)当代中国对发展城市群也在进行实践与探索,试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说明。(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冯天瑜著《中华文明史》记载,南宋临安城居民中,官吏人数占临安城区居民总数的23%左右;从事工商业的居民总数达20万,约占城区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从事文教事业的生员、教谕还有各行业艺人也占临安城区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作者文中数据可能来自《东京梦华录》
B.南宋社会生活世俗化程度较低
C.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对中国古代政治结构造成严重冲击
D.南宋兼具“官僚社会”、“文人社会”、“市民社会”的风貌特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A.秦都咸阳B.唐都长安C.宋代东京D.明代苏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