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说,条约“总是制定者从外国立场出发强迫签订的,因此,极端重视的首先是要求外部(国)贸易的发展,而不是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说,条约“总是制定者从外国立场出发强迫签订的,因此,极端重视的首先是要求外部(国)贸易的发展,而不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说,条约“总是制定者从外国立场出发强迫签订的,因此,极端重视的首先是要求外部(国)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发挥(中国)内部的潜力”。
——据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等
材料二: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摘自《共产党宣言》
(1)简述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4分)
(2)阅读材料一,结合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明清政府是如何被迫满足外国贸易发展要求的。(6分)
(3)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10分)
(4)简述“关贸总协定”产生的背景。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8分)
答案

(1)表现:瓷器、丝绸等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广州等城市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司、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等。(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2)《南京条约》等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便于列强倾销商品和收购中国农副产品;《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允许外国人到内地经商、开放内河航运,便于列强进一步 深入中国内地;《马关条约》等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便于列强资本输出。(6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3)有利条件: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具体表现: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不断强大;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把亚非拉美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成为主流。(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4)背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加强贸易保护;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战后美国实力的增强。(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作用:促使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确立;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努力消除成员国之间的不平等。(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唐宋时期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分析归纳即可,如瓷器、丝绸远销国外;广州等城市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司、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等。
第(2)问,考查学生对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准确理解与运用,解题时抓住“被迫满足外国贸易发展要求”,即所选条约中与贸易发展有关内容,可以结合《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等相关贸易内容分析归纳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可以归纳出世界市场形成的有利条件: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小问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主要强调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同时也给资产阶级带来实惠,可以从资产阶级的实力、殖民地以及思想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4)问,主要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加强贸易保护;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战后美国实力的增强,在此情况下“关贸总协定”产生,第二小问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归纳即可,难度不大,是对教材知识的准确识记。
举一反三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摘编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
材料二
十六世纪中国茶传入西方……十七世纪约在21010担以上,十八世纪增至8889241担以上。十九世纪仅前四十年输出数量十分庞大,约1500万担,比十八世纪100年的总输出量净增600余万担……输入茶叶的国家,十七世纪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俄国等国。而荷兰是最大的茶叶进口国,它的茶叶输入总量约为2万担,是英国茶叶总输入的20倍,俄国仅为10担右,其它国家则更少……十八世纪输入茶叶的国家中英国取得支配地位,总量为400万担,约占中国茶叶总输出量的45%,欧洲输入量的50%。美洲、大洋洲、非洲市场均由荷、英国转口输入茶叶……十九世纪则是英国独霸茶叶外销市场……
——摘编自2007年《茶叶通报》
材料三
在中国茶叶的对外贸易中尽管在中国出口差价变化不大,由于市场“物以稀为贵”和欧洲各国征收茶叶高额税收,茶初入欧洲市场,被人视为稀罕的帕来品,完全“是一种奢侈品”,“茶价异常昂贵”,有所谓“掷三银块而饮茶一盅”之说。……十七、十八世纪一些国家将茶价下调,茶叶才逐渐走向普通百姓。
——摘编自2007年《茶业通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茶叶贸易产生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变化,并予
以评析。(1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食货志》记载,“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一界而换之。”文中货币的主要功能是
A.交易B.汇兑C.增值D.储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结论最准确的是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载:“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由此可以获悉当时的草市
①居于交通便利之地                 ②常遭盗贼劫掠
③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④缺乏政府监管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诗“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反映了当时的问题有
①商人众多      ②商业繁荣    ③农村破败,田地荒芜  ④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