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

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摘自《徽商网·徽商历史》
(1)根据材料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14分)
材料二 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
——摘自电视片《徽州》解说词
(2)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终清朝之世,徽商会遇到哪些发展障碍?(6分)
材料三 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典式、综合性品牌盛会,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第一届大会于2005年在合肥召开,至2009年,已召开五届。 
(3)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徽商遗产。(5分)
答案
(1)耕地少,粮食产量低;自然资源丰富;传统手工业比较发达;水路交通便利。(10分)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和条件,积极寻求出路,知难奋进。(4分)
(2)经验有重视文化学习;坚守诚信的商业道德;吃苦耐劳;注意与封建政府的关系。(4分)障碍有各种税务摊派;官吏的敲诈勒索;政府的抑商政策;西方列强的经济扩张等。(2分。若只答“言行举止”可得1分)
(3)政府搭建平台;广泛联系海内外商界;发挥徽帮的纽带作用;扩大合作领域。(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可物产丰富”、“手工业更具特色”、“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直接概括得出;第二小问要根据徽商诞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启示。
根据材料中的“读书好,营商好”、“讲究商业道德”、“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等信息词,可总结出徽商兴旺的经验;第二小问注意清朝是一个古代与近代交接时代。故联系所学古代与近代中国阻碍商业发展的因素,可得出第二小问。
依据材料中的“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为中外客商搭建平台”、“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等信息句进行总结说明。
举一反三
史料记载:明朝时,苏州、扬州、临清等地“从事于商贾技艺、游手游食者十而五六”。这一现象反映出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B.北方人民大量向南方迁徙
C.人们就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D.战乱带来社会经济凋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由此可见“市舶”的出现
A.缓和了民族危机B.增加了财政收入
C.加重了人民负担D.改善了中外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
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货币的发展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什么货币,它的出现说明什么?
(2)下表是人民币发行的简表。要求参照前三套人民币发行的简要说明,编写第四套人民币发行的相关说明(填入对应的表格内)。说明限60字。(5分)
 
开始发行时间
   发行的面值
   人民币发行简要说明
第一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
50 000元、5 000元、500元、50元、5元等  12种
解放战争时期发行。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促进了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套人民币
1955年3月
10元、1元、1角、1分等l1种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发行。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第三套人民币
1962年4月
lO元、1元、1角等7种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发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调整。
第四套人民币
1987年4月
100元、50元、lO元、1元、1角等9种
 
材料二 海关总署2010年4月10日发布2010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1至3月,我国出口总值6178.5亿美元。
(3)目前世界各国为什么进出口贸易结算以美元为主?简述二战后美元地位的变化及原因。(9分)
材料三 图

(4)欧元的出现反映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也反映了多极化趋势加强,简述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进入今年5月份,羊肉掺假、山东毒姜事件吵得沸沸扬扬,食品安全再次提上日程。食品安全关系着你我切身利益,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法典《唐律疏议》中明文规定:凡是故意以有毒的肉赠送他人或者出售,从而造成他人中毒的,判处一年徒刑;造成他人中毒身亡的,判处绞刑。
宋代,为了加强监管,宋代政府让商人们组成“行会”,按照行业类别登记在册,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
清代茶叶市场是造假贩假最集中的领域,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清后期,主管部门还制订了茶叶质量标准……符合标准的放行,否则一律扣留、充公或焚毁。
——《中国古代的食品安全监管》,摘自《揭阳日报》2012年5月27日
材料二:1820年生活在伦敦的德裔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库姆在《《论食品掺假和厨房毒物》的书中写道:“我们吃的泡菜是用铜染绿的;我们吃的醋是用硫酸勾兑的;我们吃的奶酪是在坏了的牛奶里掺入木粉或木薯粉制成的;我们吃的糖果是将糖、淀粉和黏土混合在一起,再用铜和铅染色的……”
——王加丰《食品安全为何是永恒话题》,人民网2011年06月28日
材料三: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200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从制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据百度百科整理
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占代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茶叶市场造假贩假盛行的原因。(6分)
(3)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西方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背景。(6分)
(4)通过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加强食品安全(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