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一中的学生在进行《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的研究性学习中,有位学生搜集到这么一则材料:“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

南安一中的学生在进行《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的研究性学习中,有位学生搜集到这么一则材料:“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南安一中的学生在进行《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的研究性学习中,有位学生搜集到这么一则材料:“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下列与该现象说法一致的是(  )
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
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指的是政府放宽了对“市”的限制,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大街上店铺随处可设。对照四个选项,只有D符合题意。
点评:宋代以后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打破经营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举一反三
明朝时期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著作,《农政全书》就是代表,该书记载:“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北。”《天工开物·布衣》也说:“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反映出明朝(     )
A.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B.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纺织业呈现区域化趋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市布局彻底打破“坊市制”
B.出现最早的纸币
C.市民阶层形成
D.手工工场大量出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最正确的是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人口户数
官民田地山塘
夏税米
农桑丝
折绢
秋粮米
弘治年间
(1488-1505)
148.7万户
399270顷
13亩余
86600
石余
3970
斤余
3175
匹余
2560270
石余
嘉靖年间
(1522)
130.3万户
398566顷
35亩余
82965
石余
4264
斤余
3411
匹余
2576888
石余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
D. 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南宋李嵩绘制的《市担婴戏图》,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场景: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货担上商品琳琅满目,货郎正在招揽生意,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①宋代商业环境较为宽松
②民俗开始成为绘画题材
③货郎群体深受百姓喜爱
④体现理学的家庭人伦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1)依据图和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2分)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财物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2)材料二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之间关系的?(2分)
材料三 盐铁官营弊端重重,效率低下,经营呆板,官僚机构更加臃肿,有权的官吏常常欺压、勒索百姓等。于是一种新政策应运而生,凡官营和专卖中感到棘手的经营环节或经营单位,一律承包给商贾,分部分专卖利润给商人。国家的专卖利润虽由全部变成部分开支却大为减少,而且商人参与经营使效率提高、总利润增加,政府的实际收入反而成倍增长。唐宋以来,这种新政策原则运用得日益广泛,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转卖凭证。很多商人在与官府合作,为国家服务中发家致富,地位尊崇,尤其是盐商。
材料四 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等禁令松弛。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导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宋代还有“榜下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
(3)材料三中所涉及的新政策是什么?依据材料四指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4分)
材料五:
            
图一: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图二: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
材料六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看作是坚硬贫瘠的土地),置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徒抛,衣食无出,势将坐困。……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
(4)依据图一、图二和材料六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以后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巨变?(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