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安徽徽州位于黄山脚下,古称新安。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

(12分)安徽徽州位于黄山脚下,古称新安。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安徽徽州位于黄山脚下,古称新安。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安理学即程朱理学,首领人物程颢、程颐和朱熹皆为徽州人。新安理学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的核心是伦理纲常,倡导“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理不计其功”的思想。他们的理论把儒学的天理思想和礼仪理想完全融入徽州文化之中,教育读书人廉洁自律,做“忠臣”、“孝子“,新安理学的观念在徽州女人身上留下的印迹是最为深刻的,徽州土地上的每一座贞节牌坊,都是封建礼教压迫妇女的历史存照。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新安理学的历史作用。(6分)
材料二 如图,下图是安徽大学珍藏的康熙年间“新安人”谢胪一的一份商业经营合同书。

合同书原文如下:
立议合同汪元长、谢胪一,向因两家各有绸布店业开立汉镇,历年收看客货,以致获利艰难。今两家情同志合,议请谢占武兄坐庄苏州,置买绸布等货。开单下苏(注:苏指苏州。下同。编者注),公同酌议:各开各店应用之货,以便配搭发卖;所买之货来汉(注:汉指汉口。下同。编者注),照单均分,毋得推诿:在汉置粮等货下苏,得利照本分息。在苏对会亲友银两置货,倘货未到,两会票先至,各照来信会票应付。其有货来,或要多收者,照苏原价加利三厘钱,以补少收之家。又,在汉两店来往,议定现兑银两,加利五厘钱。庶彼此通融而攸远矣。但两地买卖货物,不得徇私肥己,倘有此情,神明鉴察。今欲有凭,立此合同二纸,各执一纸存据。
计开:
一议谢占武兄俸金九五色银三十两
一议公账之银无得代亲友买物
(2)依据材料指出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的新特点。(4分)所有研究徽商历史的学者均采用这一史料作为典型例证,说明采取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的合理之处。(2分)
答案
(12分)(1)历史作用:程朱理学是徽州文化的核心,它改造发展了儒家思想,是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它强调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重视个人修养和气节的价值追求,影响深远。但其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扼***人性尤其是妇女的自然欲求等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6分。每一点2分)
(2)新特点:利用成熟完备的合同内容规范行业内的商业经营活动;(2分)行商和坐商相结合,经营方式日趋成熟;讲求分工与协作,利益与责任共担。(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得分)
合理之处:它是原始的实物资料(即第一手资料),具有实证性,最直接、最典型。(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题关键是依据材料来作答,要掌握总结概括材料的能力。注意评价新安理学的历史作用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2)材料中“今两家情同志合,议请谢占武兄坐庄苏州,置买绸布等货”“各开各店应用之货,以便配搭发卖;所买之货来汉,照单均分,毋得推诿:在汉置粮等货下苏,得利照本分息”等信息体现了康熙年间徽商活动的特点有利用成熟完备的合同内容规范行业内的商业经营活动;行商和坐商相结合,经营方式日趋成熟;讲求分工与协作,利益与责任共担等。这一历史史料为第一手史料,可靠性较高。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在于把握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宋明理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与此有关的知识点有宋代的商品经济;宋明理学的背景、影响等。
举一反三
《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做成了动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宋代都城街市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满目琳琅”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C.“买卖昼夜不觉,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 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选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材料二:孙阳春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的肚中塞沙,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和家谱等。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四: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选择其中的一种经营现象结合明清社会背景加以评析。(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我国的商业繁荣的条件有
①农业生产的进步         ②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③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④度量衡制度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开凿运河B.市坊分区C.柜坊出现D.草市兴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