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鲁周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赵国)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的政权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鲁周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赵国)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的政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鲁周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赵国)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的政权。
材料三
材料四   战国时期商鞅主张重农抑商,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是什么?并分析该现象出现的积极意义。(4分)
(2)依据三指出与战国时期相比,明朝我国商品经济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简述出现这些新现象的有利因素。(4分)
(3)依据材料四说明商鞅和黄宗羲的观点有何不同?并简要评价商鞅和黄宗羲的观点。(6分)
答案
(14分)  (1)现象:战国时期商业发达。(2分)
积极意义:商业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一些大商人通过买田置地,成为新兴地主,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建立。(2分)
(2)新现象:农业商品化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分)
有利因素。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使经济柞物种植区域扩大了。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国内市场扩大;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生控制松弛;货币地租的推行。(3分)
(3)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而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2分)
商鞅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黄宗羲处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工商皆本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所以在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他们的主张都有利于社会进步。(4分)
解析
第一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结论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并且商人开始从政。这体现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社会转型上。从材料三图三材料可以看出农业商品化发展,图四表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展。有利因素我们要从当时的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背景来考查,主要是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使得可以腾出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其他如封建国家通过赋税制度的改革使得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货币地租的盛行等都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从材料四两人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而黄宗羲则主张工商皆本。两者的观点如何评价,关键要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考查。在当时的具体背景下,两者的主张都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举一反三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握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重。”这主要说明了唐朝:( )
A严格管理城市商业
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
C对长安、洛阳的商业活动进行特殊管理
D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宋代城市发展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打破了市坊界限
B.由政治、军事中心变成了单纯的商业中心
C.市的启闭不再由官府统一规定
D.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严格监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与汉代丝绸之路兴盛有关的因素包括( )
①张骞凿空②西域都护府的设置③汉代击破匈奴④汉代丝织业的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中国古代出现的“官商分利”现象,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官府对商人进行盘剥
B 官府对商业的控制加强
C 私商分取部分专卖利润
D 官府经营商业以从中牟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唐至清,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  )
A 扬州 B 泉州 C 明州 D 广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