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诸民年及课(达到缴税年龄)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年老不再缴税或死亡)则还田。”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A.井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诸民年及课(达到缴税年龄)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年老不再缴税或死亡)则还田。”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A.井田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诸民年及课(达到缴税年龄)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年老不再缴税或死亡)则还田。”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
A.井田制
B.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C.均田制
D.土地兼并
答案
C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唐·王建
材料2:“乃令贾人不得衣 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告缗”。“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汉代晁错
材料3: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 。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纳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材料1中所描绘的农村生活有何共同特征?试分析这种经济形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反映汉代对“贾人”实行什么政策,晁错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国际贸易”有什么特点?依据当时的国家政治特点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诗经?大田》中说:“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与此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土地公有制瓦解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自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出现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