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三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
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冲动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要调整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分析1929——1932年和1933——1937美国股市走势有什么不同?指出20世纪30年美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有何新的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张:重农抑商。理由:发展农业可使国家富强,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
(2)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列宁决定调整政策。
(3)不同:1929——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1933——1937年则呈上升趋势。突破:罗斯福新政摒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关键冈素。国家制定政策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促使生产关系利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建立之后,顺治、康熙、雍正统治时期,政府明确提出“王政之本在于农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在立法方面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与鼓励。正因为如此,康熙、雍正、乾隆百余年时间里,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该时期封建经济的某种繁荣。

——引自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引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演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清朝前期推行的经济发展政策。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共中央针对土地流转现象而采取的政策。从上述材料,你能够得到哪些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地,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 [     ]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僇力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雍正)实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并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政府何时改变了这一经济政策?对我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这段石刻碑文除了歌颂秦始皇的功德之外,还直接表达了  [     ]
A.独尊儒术思想                  
B.重农抑商思想            
C.工商皆本思想                  
D.中央集权理论
题型:湖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