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

(13分)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3分)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
(1)材料一中。中西方“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具体表现是什么?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材料二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3)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
答案
(1)差别:中国:重农抑商;海禁。西方:鼓励商业发展;殖民扩张和掠夺。(4分)
影响:中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逐渐脱离世界。西方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
(2)现象: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原因: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4分)
(3)特点: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因素:列强侵略(半殖民地的杜会环境)。(3分)
解析

举一反三
1792年,英特使马戛尔尼来华。他曾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卫队演习新式武器操练,福康安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福康安的话语反映出(   )
A.英国有武力侵略中国的企图B.英国的军事武器并不先进
C.中国封建统治者自大的心态 D.福康安对西洋武器非常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学生社团组织以“国际政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主题的讨论会,试图从历史角度探讨两者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讨论问题一:古代中国和周边世界的贸易关系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讨论问题二:近代中国和国家贸易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依据“讨论问题一”的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国际贸易”有什么特点?试从当时的国家政治特点分析其原因。(4分)
(2)“讨论问题二”材料中的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3)“讨论问题二”材料中的“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分)
(4)讨论问题二材料中的“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主要受到了哪个因素的影响。(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户所领织机不得逾百张,从抑兼并,过则有罚。”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A.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B.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清政府限制手工业的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罗兹曼教授指出:“‘人口以相当高的比率增长’……尽管引进了美洲的农作物,耕地面积有所扩大,产量也有所提高,但农业生产充其量与迅速增长的人口保持相应的水平,……在这个处于外来挑战前夕的关键性l00年里,所有的证据都表明,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如果只考虑是否有利于现代化目的,未尝不可以说,扼***中国的正是中国人生儿育女的高度能力。”这主要表明
A.外来农作物的引进促进了人口增长
B.人口高增长影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C.人口增长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中国城市化加快,需要大量粮食和人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思想与古代农耕经济相适应的有
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②“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③“使民重死而不远迁”
④“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个人之独立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