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清政府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商人有时“且贩自东市,既已纳课,货于西市,又复重征”,再加上官吏勒索舞弊,“以致商人裹足不前”。这对商品流通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清政府对手工业产品实行违反价值规律的限价收购的做法,不仅见于云南铜矿,在四川、广西、湖南等省的铜矿中、在贵州的水银矿、铅矿中都有类似的情况存在。封建政权以超经济强制的手段对民间手工业进行直接掠夺,窒息了这些手工业部门的生机,商人宁愿求田问舍,将资金转向土地而不愿投入产业。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3分)
②依据材料二归纳清政府是如何压制工商业发展的,并分析其影响。(6分)
③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观点?(1分)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3分)
答案

①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②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管理勒索舞弊;对手工业产品限价收购;对民间手工业进行直接掠夺。
影响:阻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强化自然经济,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工商皆本。背景: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
解析

举一反三
18世纪,欧洲流行一句格言:只有他们中国人拥有双眼,欧洲人是独眼,世界上所有其他的居民均是瞎子。这句话强调的是
A.中国卫生水平较高B.世界各地彼此隔绝
C.中国闭关锁国,中国人盲目自大D.中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史料记载:“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只保留粤海关一口贸易到五口通商开放的80年间,更总括了全国的进出口贸易,广州的对外贸易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称。”这表明 
A.统治者不再推行海禁政策B.清政府十分重视对外贸易
C.一口商业是官方垄断D.一口贸易体现出清政府的适当开放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导致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
①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②清初东南沿海人民的反清斗争
③日益严重的东南沿海倭患     ④害怕沿海居民同外国人来往危及清朝统治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典型地体现了
A.韩非子的主张B.荀子的主张C.孟子的主张D.墨子的主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赋税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济制度,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据此回答14—16题。
小题1:诗人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青苗法 D.方田均税法
小题2:在我国慢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不少封建统治者深谙治国之道在于养民,采取一些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的赋税制度,以下赋税制度相对减轻农民负担或者有利于保证农时的是:①编户齐民 ②租庸调制 ③一条鞭法  ④摊丁入亩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小题3:纵观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史,可知其演变的基本趋势有:①赋税制度随土地制度的变革而演变 ②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③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向田亩为主过渡 ④赋税形式由实物形式逐渐向货币形式演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