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安史之乱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岭南。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喻指官僚地主)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真如、安宜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安史之乱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 岭南。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喻指官僚地主)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真如、安宜均在今江苏境内)。 ——《太平广记》卷403、404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东周(洛阳)之地,入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中州畿内(指-硌阳附近),不满千户,东至郑(今郑州)、卞(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革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 材料三 唐江南九州户数表(单位:户)
州名
| 苏州
| 鄂州
| 洪州
| 饶州
| 吉州
| 衡州
| 邵州
| 泉州
| 汉州
| 开元户数
| 68 093
| 19 190
| 55 404
| 14 062
| 34 381
| 13 513
| 12 330
| 30 754
| 477
| 元和户数
| i00 808
| 38 618
| 9l 129
| 46 116
| 4l 025
| 18 047
| 18 000
| 35 571
| 889
| 《元和郡县图志》(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 请回答:(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
答案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为逃避战乱,北方居民纷纷迁往南方;材料二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导致中原荒凉残破,人口大量减少;材料三反映的足:与北方的情况相反,南方人口数量剧增。 (2)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所造成的破坏主要在北方,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北方居民的大量南迁。 (3)导致我国人口的大迁移,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促进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解析
该组材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较多,北方人大量南迁,江南人口大量增加,由此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举一反三
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人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 请思考:南方风俗习惯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 ①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②使唐中期以来的税制得到统一 ③改变了征税标准 ④收税时间基本固定 |
右图是乾隆二十五年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请判断它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护国人的海外活动 | B.便于对外商统一管理 | C.限制国人的海外活动 | D.打击倭寇,保护海疆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州十三行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什么对外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传》上卷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跪地外交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简析跪地外交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在199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文选》第三卷 (3)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响。 |
与唐前期实行的租庸调制相比,唐中期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特点是( )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 B.改变了征税标准 | 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 D.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