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于襟怀囊箧,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积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于襟怀囊箧,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积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于襟怀囊箧,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积于场圃困仓.直虽轻而众以为富;有流通蕃息之货,数虽寒而计日收赢;有庐舍器用之资,价虽高而终岁无利。如此之比,其流实繁。
——《陆宣公奏议》
(1)材料所述为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什么赋税制度?(2分)
(2)该朝早期的赋税制度是什么?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是如何评价该赋税制度的?(2分)
(4)请再列举我国该朝代之后至近代以前的赋税制度一例,并简述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变化原因。(4分)
答案
(1)唐朝;两税法。(2分)
(2)租庸调制。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导致租庸调制无法实行。(2分)
(3)利: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以资产多少收税,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弊:资产没有估算标准,无法准确计算出来;能生利的资产和不能生利的资产同样看待。(2分)
(4)列举:宋方田均税法、明一条鞭法、清地丁银制等。(1分)
趋势: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任二,2分)
原因: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1分)
解析
本题从唐朝两税法说开来,围绕我国赋税制度命题。前三问是对两税法的考察,课本上就能找到。后面一问可找的例子很多,举一个你最熟悉的来回答。
举一反三
右图是某中学生的漫画作品,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那时候中国与外国完全断绝往来 ②清政府实行这个政策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③该政策使中国长期免受西方殖民者侵略,日益强大④实施该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列出了清代人均占有耕地的变化状况,呈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年号
 公元
每人平均亩数(亩)
清康熙二十年
1673年
    27.92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6.89
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年
    3.56
  A.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B.耕地面积的明显减少
c.土地兼并的日趋严重
D.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隋朝对北魏以来的租调制进行改革创新,其最主要的措施是(  )
A.租调负担均比北周轻得多
B.农民服劳役的时间明显缩短
C.“民年五十,免役收庸”
D.“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温家宝总理曾说道:“历史上税费改革进行过不止一次……每次税费合并以后,都抬高了下一次农民负担的门槛,而人们又往往把以前农民税费合并的基础忘掉,认为又是合理的。我想我们不能走‘黄宗羲定律’这个怪圈,一定得跳出来。”中国古代社会的赋税制度改革形成了“黄宗羲怪圈”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难以控制
B.官僚地主掌握各级政权
C.征收钱两增加了中间环节
D.改革者用人不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朝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交流
C.长期与世隔绝,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西方影响,维持封建君主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