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下面是自《世界经济200年》、《世界千年经济史》等著作中摘编的一组资料,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下面是自《世界经济200年》、《世界千年经济史》等著作中摘编的一组资料,

题型:吉林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下面是自《世界经济200年》、《世界千年经济史》等著作中摘编的一组资料,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澳门略记》记载:“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络绎不绝前来广州做生意,使广州成为商品贸易全球化的中心市场,呈现出对外贸易一片繁盛的景象。……《早期澳门史》记载:“中国各地的产品,在这里(广州)都可以找到;来自全国各省的商人和代理人,在这里做着兴旺的、有利可图的生意。”
材料二:“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中国的GDP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4%,居世界各国的第一位……中国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占着首要地位的,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州在16——19世纪初叶成为商品贸易全球化中心市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4.84%;1860——1870年,分别为2.9%和5.53%。……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2)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哪些特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并分析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世界贸易)增长了将近100倍,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所讲的,“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也曾经指出:“如果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可以阻止的,那么他必须告诉大家,他有没有设想过阻止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后果。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
(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概括出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300年来贸易发展史,谈谈你对约翰·邓宁和鲁杰罗的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农业和手工业发达,是世界的经济中心;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为紧密的整体,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交通便利;明清时期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桥头堡,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清朝时期在广州设”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特征: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欧洲的机器纺织品取代了手工业纺织品,殖民地农产品取代了传统的茶叶和香料;英国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首先成为工业化国家,西方领先于东方;新交通工具(蒸汽机车、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抢占殖民地,19世纪中期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特征:国际贸易几乎停滞,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原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实行贸易保护;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促各国政府加强贸易保护。
(4)①二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和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空前扩大;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也使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逐步确立起来;③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教材原话)的迅猛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
(5)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阻止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和自身的落后;每个国家只有顺应全球化的潮流,才能促进自身和世界市场里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进步。
举一反三
新华社首尔2010年11月12日电:***胡锦涛12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第五次峰会上发表题为《再接再厉共促发展》的重要讲话。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第五次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表明,贸易越是自由,世界就越是发展;经济越是开放,发展就越是迅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限制国内商民出海贸易。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贸易后,规定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各海口的“商民人等有欲出洋贸易者,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取具保结,给发执照。将船身烙号刊名,令守口官弁查验,准其出入贸易”,但是只“许令乘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康熙五十六年(1717)定例:“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清政府限制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康熙四十七年(1708),“禁商贩米出洋”。五十九年(1720)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乾隆二十四年(1759),“禁丝觔贩卖出洋”。其他如火药、硝磺、铁器、大黄、绸缎、茶叶、书籍等商品也在限制之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并对这一政策作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各国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率先行动的是美国,它通过国会立法,提高了对大部分进口工业品和农产品征收的关税。从1931年6月到1932年4月,先后有76个国家提高了进口商品的关税率。——袁明《国际关系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国提高关税的目的及其给当时世界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胡锦涛主席访法时指出,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尽早实现发展回合目标……并出席了总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涉及航空、核能、金融和环保等领域,其中包括向空中巴士公司购买102架客机,价值140亿美元。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与胡锦涛主席的会晤中承诺要打击贸易保护主义,同中国一同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进展。他说:“英国将继续在欧盟中坚持向中国贸易敞开怀抱的立场,不修建贸易壁垒。”英中两国在卡梅伦访华期间签订总价值高达17亿英镑的新商务合同。——新华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主张贸易自由、经济开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B.曾经短暂地实行对外开放,但是限禁极为严格
C.一直延续到清代鸦片战争之前
D.扼***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明太祖实录》记载:“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敢有私下诸藩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明朝“命使出疆,周于四维,足履其境者三卜六,声闻于耳者三十一”。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初海禁政策[     ]
A.只是禁止私人的海外贸易
B.未能贯彻始终
C.禁止外国来华贸易
D.与清朝闭关政策完全相同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
B.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
D.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