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包罗宏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教育思想的创新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搜集到了下面的图片,并做了注解。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来源: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包罗宏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育思想的创新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搜集到了下面的图片,并做了注解。 |
|
材料二 治国理念的发展在董仲舒看采,……天具有仁义礼智信,……天地有上下之别,人间有尊卑之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合于天道的伦理范畴。 |
——《中国哲学与文化》 |
材料三 义利观念的进步 “君子喻(看重)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子 |
“正其谊(义),则利自在;……专去计较利,未必有利。” |
——朱熹 |
徽商大多习儒出身,他们读书明理,能“审时度势,察低昂,精筹算……利必倍。”……徽商鲍雯,“惟以至诚待人,人亦不君欺,久之,渐至盈余”……明、清两代,徽州之所以建有那么多书院、祠堂、牌坊和其它公益事业,这正是徽商在“明道正谊”的思想影响下,亳不吝惜捐助的结果。 |
——汪银辉《朱熹理学在徽州的流传与影响》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的图片注解,概括指出孔子教育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总结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朱熹、李贽是如何对待这一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孔子与朱熹的义利观有何不同?分析后者对古代徽商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重“礼”;有教无类。 (2)三纲五常(“等级尊卑”);朱熹将之抽象为“理”,从哲学高度论证其合理性;李贽对之进行批判,主张个性自由,男女平等。 (3)不同:孔子主张“重义轻利”;朱熹则强调“以义取利”(或“义”在“取利”中的重要性);影响:明理(明白事理);提高经营能力;讲求诚信,规范经商行为;重视公益事业。 |
举一反三
韩非子集法家大成。曾有学者称许他:“他不是完全局限在法家范围内、以法家来论法,而是承接了()家、()家的思想,这种籍他山之石,正是他所以能画龙点睛,特别见精神的地方。”韩非子吸收了哪两家的思想成就其一家之言? |
[ ] |
A.儒、墨 B.墨、名 C.儒、道 D.儒、名 |
“孔子的中国”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叙述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至20世纪初的发展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这里反映出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是 |
[ ] |
A.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B.创建优美的社会环境 C.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 D.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 |
儒家文明 实际上他(汉武帝)和他的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问题: (1)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中央集权。孔子的思想为何有利于中央集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汉武帝开始,他的近臣是怎样将儒术扩展到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中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武帝与近臣对儒术的扩展”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圣迹图》是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其教育思想中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 |
|
[ ]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温故知新”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