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妇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丈夫死了,“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阅读下列材料:妇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丈夫死了,“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妇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丈夫死了,“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全书》)“问,妻可出(休)乎?”程子曰:“妻不贤出之何害?”(《性理大全》)宋代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逐渐盛行。《颜氏家训》主张 “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 《女儿经》:“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 (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中古代妇女受到种种压迫的具体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妇女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哪些不同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政治上,男尊女卑,无政治权利;经济上,依附男性,无财产继承权;文化上,无受教育权;婚姻上,从一而终,无幸福权;社会上,无地位和独立人格;身心上,被迫缠足,一夫多妻。
(2)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宋明理学家(二程、朱熹)提出“失节事大”的纲常名教,李贽批判道学家 “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说教,肯定寡妇再嫁。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白鹿洞书院教条》,又名《朱子教条》,由朱熹制订。淳熙七年(1180),白鹿洞书院重建“喜初成”,朱子以南康军长官,率僚属及院中师生行开学礼,升堂讲说《中庸》首章,并取圣贤教人为学之大端,揭示于门楣之间,作为院中诸君共同遵守的学规,这就是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条》。其目的用以规范和约束书院师生的言行举止,劝善规过,提升品位,是书院制度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南宋理学家们对书院建设所作的重大贡献。
《白鹿洞书院教条》既是书院精神的象征,后来也成为天下书院共同遵守的准则。淳祐元年(1241),宋理宗皇帝视察太学,手书《白鹿洞书院教条》赐示诸生。其后,或摹写、或刻石、或模仿,遍及全国书院及地方官学。于是,一院之“教条”,遂成天下共遵之学规。而随着中国书院制度之推广,它又东传朝鲜、日本,不仅当年奉为学规,至今尚有高校而作为校训者,可见其影响既深且远。
《朱子白鹿洞教条》原文:右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朱子教条》与朱熹理学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朱子教条》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宋代“程朱理学”又称“新儒学”,意思是传统儒学又有新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  [     ]
A.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精华
B.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粹
C.继承了西周礼乐制度传统
D.兼容了西方民主法制观念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南宋理学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
A.天体运行法则
B.封建纲常伦理
C.社会发展规律
D.天人感应理论
题型:上海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
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
题型:上海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朱子理学思想的积极作用有
①压抑人的自然欲求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