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
(1)儒家学派的创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什么主张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分) 
(3)宋明理学有哪些代表人物?(4分)
(4)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儒学批判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案

(1)孔子(1分)。仁和礼。(1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4分)
(4)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宋明理学禁锢人们思想;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爱”思想和“克己复礼”,仁爱即是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礼”指的是西周时期的等级秩序。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仁”和“礼”是政治核心思想即可。
(2)汉武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但是黄老政治的“无为”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当时的儒学家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当时加强思想统一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3)宋明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北宋的“二程”是理学的开创者,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宋明心学认为“心即理也”,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开创者是南宋的陆九渊,心学的集大成者是王阳明,根据问题答出代表人物。
(4)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产生背景我们应该从政治、经济、思想几个方面去分析,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君主专制加强;经济: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思想: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控制。
举一反三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1)材料一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3分)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6分)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6分)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2分)
材料四: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
(4)依据材料四,说明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一致)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转移,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6分)
(2)指出材料一、二中孔子学说遭受冷遇而董仲舒思想受重视的原因(4分)
(3) 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与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人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3分)
(2)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这对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8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 “新”在何处。(3分)
(4)材料四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7分)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及你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说明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并对其进行评价。
﹙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自古以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对东西方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持续一百多年的“礼仪问题(围绕中国天主教徒对祖先的崇拜,对孔子的祭祀,关于天主的译名等问题展开)的论争成为中国哲学传入欧洲的绝好机会,它带给欧洲思想界极大的刺激,带来反神学、反宗教的理论武器,这一无神论的儒学实际上已经成为启蒙运动的一面旗帜。“中国变成十八世纪欧洲的理想国家,孔子的哲学理性观也成为当时进步思想的来源之一,其影响遂及于法德英各国,虽然各国所受影响不同,而要之以异端的孔子作为他们对宗教主张哲学的护身牌,却是一致的。”……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讲演《中国文明》也说:“当余发现十八世纪西洋思潮多系溯源于中国之事实,余极感欣慰。……十七世纪中叶耶稣会友,群将中国经籍译成西文,中国儒家人性本善之哲学乃得以输入欧洲。吾人皆知彼启蒙时期之哲学家,为法国大革命及其后诸种进步运动导其先后者,固皆深有感于孔子之学说,而曾三复致意焉。”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于欧洲的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约瑟教授“……极感欣慰”的理解和认识。(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