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国学热”的出现,是由于“中华民族复兴”的问题引起的,而民族的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的复兴来支撑,因此在对过去的盲目“反传统”的反思中考虑到如何传承有五

阅读下列材料“国学热”的出现,是由于“中华民族复兴”的问题引起的,而民族的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的复兴来支撑,因此在对过去的盲目“反传统”的反思中考虑到如何传承有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国学热”的出现,是由于“中华民族复兴”的问题引起的,而民族的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的复兴来支撑,因此在对过去的盲目“反传统”的反思中考虑到如何传承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并使之在新时代得到更新。有鉴于当前对自然界的无序破坏,一批中国学者提出儒学中的“天人合一”学说可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中国儒家“天人合一”的学说和“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人和自然’是一生命共同体”的理论很相近。有鉴于孔子和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中国文化传统,就必须恢复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人为地割断自身民族文化的民族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儒家的“仁爱”精神不正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倡“第二次启蒙”的“关心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这很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前现代”的思想宝库中确实包含着若干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并对克服“现代性”可能发生的弊病起消解作用。
——汤一介《中国的启蒙》
评材料中关于“中华民族复兴”与“国学”关系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如:赞同材料观点。
论据:人类现代化进程迅速,产生了许多的危害和弊病,如对生态平衡的破坏。‚盲目的反传统给我们留下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ƒ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思想资源。如“天人合一”等。
总之,民族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的复兴来完成。反对的观点,结合史实具体分析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是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考题的特色题目,旨在真正的选拨出具有历史学科素养的学生。该类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概括材料观点和信息,对材料观点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然后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事实进行例证式的分析和评价,或者是对材料里某种观点的个性认识。同时建议学生一定要注意括号内的具体要求,是一个观点还是多个观点的评析。就本题而言,首先应该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在“前现代”的思想宝库中确实包含着若干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并对克服“现代性”可能发生的弊病起消解作用。”即可概括出材料认为民族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的复兴来完成,然后按照什么的步骤进行。学生做此类题一定要将史实和观点结合紧密,不可简单一笔带过。      
举一反三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该如何发展以适应现代化进程的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儒家重道德”、“墨家尚功利”、“法家重法权”、“道家重自然”等传统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应该“改变传统原有模式,将其中有生命力的因素加以改造和重新组合,使之与现代化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
也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中有重农抑商的观念、因循守旧的意识、泛道德主义,官贵、人治等观念,这些与现代化相冲突。“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可能直接通向现代化,跟现代化扯不上关系”,“传统文化不如西方文化”。
--杨宁一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关系的一种或两种观点。(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2013年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4周年纪念日。祭孔大典是每年孔子文化节中最具特色、最具文化品位、最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核心活动。祭孔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阐释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突出展现“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1)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什么?(2分)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有何进步意义?(8分)
(2)汉武帝时,为什么会“独尊儒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
(3)宋代儒学有了怎样的新发展?(2分)有何影响?(4分)
(4)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4分)
(5)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传统儒学?(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学大师南怀瑾(1918~2012)曾自撰一副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据此判断要想成为“国学大师”,必须(  )                    
①会说百种方言,深得老百姓爱戴 
②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大教,谙熟天文地理 
③熟知古今历史,精通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
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
(1)儒家学派的创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什么主张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分) 
(3)宋明理学有哪些代表人物?(4分)
(4)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儒学批判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1)材料一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3分)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6分)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6分)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2分)
材料四: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
(4)依据材料四,说明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