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下列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是: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下列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是: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下列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是: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次能养。
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①属于 “平天下”; ②属于 “修身”,注重修养 ;③属于“齐家”,注重孝道,尊老爱幼;④属于“治国”。故选B
点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政治理想。学生应准确的把握这一政治理想在儒家言论当中是如何体现的。与此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儒家代表人物的观点等也需要掌握。
举一反三
(14分)从古至今,教育始终是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最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1)据材料一,概括回答19世纪60年代起的新式学堂与清代书院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4分)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
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教育的全方位改革,中国教育发展迈入一个新台阶。                                      
——历史风云网
(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措施。(6分)
材料三 从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学至今,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82所孔子学
院和241个孔子学堂。
——《世界知识画报》2010年第2期《中国风过境》专题
(3)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当今儒学得到弘扬的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   )
A.通过抽签产生的陪审员在民众法庭中审查案件
B.沦为债务奴隶的公民全部解放,高高兴兴回到自己家中
C.第三等级的公民积极参加四百人会议的活动
D.国王住在山岗上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虽然长期以来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还是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代、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阅读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指出人物A、B、C分别是谁? (3分)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人本主义之精神等全部构成了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大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时期儒学的“扩展”与“延长”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分)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的政治观点?这种观点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材料四: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它就是这么一本语录。
——央视教育频道《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
(4)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热人们众说纷纭,2500年前的思想是否还适用于21世纪的今天?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