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材料作为史料可用于直接证明A.商鞅的经济政策B.孟子的民本思想C.王守仁的心学理论D.黄宗羲的经济思想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材料作为史料可用于直接证明A.商鞅的经济政策B.孟子的民本思想C.王守仁的心学理论D.黄宗羲的经济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材料作为史料可用于直接证明
A.商鞅的经济政策B.孟子的民本思想
C.王守仁的心学理论D.黄宗羲的经济思想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大意是:士儒们不体察国情民情,妄加批判压制工商业。工业可以提供君王所想要的东西,商业又使他想要的东西可以买得到,工业和商业也都是根本的行业啊。根据所学知识,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学说,认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很重要,是人们生存的根本。
举一反三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是
A.李贽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夫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发展商业,工商皆本B.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
C.整顿吏治,惩治腐败D.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以下中外名人论述孔子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予而后为正脉也"。
——李贽《焚书》(1 590年)
(1)归纳材料一中李贽的基本观点,这种观点的出现反映了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材料二  “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
——【法】伏尔泰《哲学辞典》(1764年)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伏尔泰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5分)
材料三 孔子……为大地教主。生于乱世,……改除乱世勇乱争战角力之法,而立《春秋》新王行仁之制。……此制乎,不过其夏葛冬裘,随时救民之言而已。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叙》(1892年)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观因素。(4分)
材料四 总而言之,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孔予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年)
(4)材料四中鲁迅对孔子的评价角度与其他三则材料有什么不同?列举两例史实论证鲁迅的观点。综合上述材料,阐述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和评价历史?(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贽有句话:“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
A.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
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D.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都穆(明)《听雨纪谈》、黄宗羲(清)《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近代学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先后出现了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这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务实的学风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的进取性不强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