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行阻隔之效;桥,有沟通之用。中外历史上,既有有形的墙与桥,也有无形的墙与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中西方交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概括当时中西交流的特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1930年6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提高约75种农产品和925种制造品的关税率……结果引起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仅从1931年9月到1932年7月,就有48个主权国家增加关税,26个国家实行定额进口和公开禁运……这就必然减少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加剧美国的萧条。 |
——刘绪贻《美国通史——罗斯福时代1929——1945》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各国提高关税造成了什么后果?为消除贸易壁垒,二战后初期国际社会做出了什么样的制度性安排?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 |
修建中的柏林墙(1961年) | 欧元 | 我国古代的农书中,把生产工具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详细记载了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 ] | 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C.王祯的《农书》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