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利玛窦(1552——1610),极端聪颖、能干,博闻强记,又勤奋好学,为人随和。他不但精通神学,熟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艺,到中国后,又坚持不懈地认真学

材料一 利玛窦(1552——1610),极端聪颖、能干,博闻强记,又勤奋好学,为人随和。他不但精通神学,熟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艺,到中国后,又坚持不懈地认真学

题型:0117 同步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 利玛窦(1552——1610),极端聪颖、能干,博闻强记,又勤奋好学,为人随和。他不但精通神学,熟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艺,到中国后,又坚持不懈地认真学汉语、习汉字、着儒服,尤其熟读儒家经书,使他很快融入中国社会。既与普通人交往,也与上层人物,特别是上层知识分子交往。他通过介绍西欧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宣扬上帝的万能和创造世界的和谐、完美和永恒,发展教徒,达到传教的目的。 ——《利玛窦和徐光启》
材料二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四 “西学中源”观认为西学源于中国,是在“中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非西人所自创。这种观点最早出现于耶稣传教士来华后的明末清初,但在洋务运动开始后盛行开来,基本思路是:古老的“中学”被中国后人“失之”,而西人“袭之”并加以发扬,现在学习西学只不过是“以中国本有之学还之于中国”,是“礼失而求诸野”,符合古圣先贤之“遗意”。——刘悦斌著《晚清文化观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利玛窦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其出现主要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材料三认为“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是由于“历史的巧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据材料四说明近代初期人们对“西学”有怎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首先在社会上层传播;利用知识传教法;适应中国习俗。
(2)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了《黄帝内经》;数学:最早发明了十进位记数法;天文学:《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3)标志: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形成。条件: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不准确。理由:新航路开辟使得东西方的联系加强,因而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的接触是历史的必然,而非巧合。
(5)理解:“西学中源” 即西学源于中国,是在“中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非西人所自创。
举一反三
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④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干五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卜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一般是在农历[     ]
A.二月
B.三月
C.四月
D.五月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     ]
A.《琵琶行》“元和十年”
B.《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C.《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西四月”
D.《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纪念中国生肖邮票发行30周年,2010年我国邮政部门发行虎年特种邮票(下图),联合国、美、法等也纷纷加入虎年生肖邮票的发行行列。2010年是中国农历的
[     ]

A、丙寅年
B、戊寅年
C、庚寅年
D、庚辰年

题型:0117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