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 《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总论》《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赦》。其中,《法学总论》是关于人、物、继承、契约和诉讼等方面的法律。
材料三 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他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公元前450年,罗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将他的家人告上了法庭,结果,法官却判定那些跟随罗莫洛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败诉。
(1)材料一反映了罗马法的什么核心内容?为什么它会成为核心内容?(4分)
(2)根据公元前449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为什么材料三中,法官却判处那些跟随罗莫洛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败诉?(4分)
(3)当罗马法学家积极编纂法典时,中国人编纂了《秦律》,从法律体现的意志看,两者有什么异同?(4分)
答案
(1)核心内容: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护公民的财产权。(4分
(2)因为当时只有习惯法,还未诞生成文法,法官根据习惯法,压迫平民、袒护贵族,偏袒作为贵族的罗莫洛家长。(4分)
(3)中国秦朝颁布的《秦律》是君主专制下君主意志的体现,而罗马法是当时平民斗争的结果,部分体现民意,但两者从根本上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问要结合材料内容概括分析,“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
(2)注意时间,公元前450年还未诞生《十二铜表法》,法官根据习惯法,压迫平民、袒护贵族,偏袒作为贵族的罗莫洛家长
(3)注意东西方古代法律的比较,但是从本质上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根本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点评:古罗马法制的演变及影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复习时可适当链接必修1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必修3中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必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
举一反三
《民法大全》中记载:“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下列对此规定理解不准确的是
A.此规定注意规范审讯制度B.此规定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C.此规定注重保护奴隶制度D.此规定包含的某些原则具有永恒价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刻的古代法律体系。图《用鲜血和生命供奴隶主享乐的古罗马奴隶角斗》说明罗马法
A.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B.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努力缓解社会矛盾
D.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边两图所反映的法律文献的关系是
A.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B.两者之间毫无相关
C.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D.两者都体现共和制原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色彩,其原因是战争需要平民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他们处于要求政治上得到进步的有利位置,在需要而不能得到满足时就采取罢工的形式。他们通过平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包括写下法律条文,公诸于众,限制任何公民拥有的土地数量。它还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还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材料三 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缔结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然而国王又是不可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调节。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舰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2007年6月27日,81岁的英国女王任命布朗为英国首相。至此,先后有11位首相得到她的任命。这些首相来自不同的政党,政治观点不同。尽管其中有些人她不一定认同,但只要他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她都会授予组阁权。她曾经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材料四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 康熙皇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出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2分)所反映的政体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国王在英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如何?(2分)
(4)与材料二中的“国王”比较,材料四中“朕”的权力反映了什么性质的政体?(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 人类历史上形成过很多惯例。对惯例的坚守与扬弃,激荡着人类智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编者注:这是古老习俗——“同态复仇”)。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减半。 ——《十二铜表法》
(1)《十二铜表法》的形成体现了惯例的遵从与打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十二铜表法》“遵从”和“打破”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材料二:安妮女王时情况发生变化了,议会把内阁置于自己控制下,规定任何人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经过竞选成为下院议员。这样,政府成员必须同时是议会议员。安妮逐步认识到,政府大臣必须与议会多数党保持一致,否则政府将受到议会的强烈抵制,行政事务便无法运作。因此,她在1708年组织了一个辉格党政府,开创了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的先例。……如果说在光荣革命之初,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尚不明确;那么到18世纪中叶,国王的权力已经消退了,立法权已高出行政权,将行政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钱乘旦《英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王的权力”逐步“消退”的历史过程。(9分)并概括这一历史过程的特点。(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