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1912~1919年的8年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1912~1919年的8年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12~1919年的8年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一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
材料二 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则商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
另一个资本家写道:“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下同)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
材料三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
 
中国
(1952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公斤
538.3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材料四 1957、1992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产 品
1957年产量
1992年产量

535万吨
8 000万吨

1.3亿吨
11亿吨
粮 食
1.95亿吨
4.42亿吨
棉 花
164万吨
452万吨
(1)根据材料一,指出l912~1919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及意义。(4分)
(4)材料四反映出我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5)从材料一至材料四反映的我国不同时期工业的发展状况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答案

(1)特点:发展迅速而短暂。
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
(2)原因:军阀割据,关卡林立,税收沉重,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3)原因: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意义: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变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5)认识:国家的独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正确的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解析

试题分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的第一自然段可以得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的特点,根据第二自然段可以得出发展时间短暂的特点。主要原因:因为特点是两个,所以要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去思考其原因。发展迅速是因为当时正处于辛亥革命之后的一战时期,所以这两件大事直接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由此出发就可以得出其四个原因;而发展时间短暂则是因为列强侵略在一战结束后不久就又卷土重来的缘故。
(2)原因:这一题需要结合材料二来回答,而且要求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所以需要结合材料进行概括和归纳。由材料二中的“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则商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可知原因之一是“军阀割据,关卡林立,税收沉重”,由“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可知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3)原因: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三来回答,所以要结合材料三中的表格来概括原因。材料三表格中中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与美国、印度相比都相差甚远,而这两项都属于重工业部门,所以可以看出是中国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意义:由此出发去思考,优先发展重工业当然会解决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其意义就是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变化:需要根据材料四回答。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我国钢煤和粮棉产量1992年远远超过1957年好几倍甚至十好几倍,所以可以得出其变化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原因: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于1957年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不是因为社会制度先进的原因,再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之前,所以与党和政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以及之后的改革开放有关,所以答案就不难得出了。
(5)认识:题目要求根据“从材料一至材料四反映的我国不同时期工业的发展状况”来回答。从材料一、二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列强侵略的阻碍的信息可以看得出:民族独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从材料三中新中国成立之初重工业基础薄弱和材料四中1992年与1957年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比较可以得出:国家正确的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举一反三
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喷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D.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1892~1894年
1895~1913年
商办
设厂数
53
463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官商合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29469
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
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D.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是
A.商品经济开始出现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济南瑞蚨祥成立于1868年,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民国初年,瑞蚨祥在北京开办了几处新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这一时期,瑞蚨祥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③民众掀起提倡国货运动
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标志是
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
B.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C.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D.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