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
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
如习商战。
——郑观应1894年《商战》
材料二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讲格致(清末对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统称),用机器,精制造……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数,御侮自在其中。
——张謇1895年《条陈立国自强疏》    材料三 余以为舍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外,殆无他策。政策果能实现理想中之结果,则大而世界,小而中国,无不受其利益。余理想中之结果,至少可以打破现在之所谓列强势力范围,以消灭现在之国际商业战争与资本竞争,最后且可以消除今后最大问题之劳资阶级斗争。
——孙中山1920年《建国方略》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郑观应“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思想是对哪场运动的反思?有何进步意义?(2分)
(2)据材料一、二,比较张謇和郑观应两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在发展实业问题上的明显变化。归纳他持有这一主张的主要理由。(5分)
(4)郑观应、张謇和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在近代中国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
(12分)
(1)洋务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如从国家富强、救亡图存角度回答也可赋分)(2分)
(2)异:郑观应以商立国;张謇以工立国,重视实业。(2分)
同:都主张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1分)
(3)变化: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发展中国实业。(2分)
理由:各方受益;缓解商业战争和资本竞争;缓和劳资矛盾。(3分)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略等。(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清末状元张謇说:“马关约成,国势日蹙,私忧窃叹,以为政府不足责,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然非先兴实业,则教育无以资措手。”这说明张謇的核心主张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教育救国B.实业救国C.变法图强D.罪责政府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创办实业的热潮,其原因有
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③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减少
④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近代中国财阀的聚集地
B.江浙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1872年,一位华侨商人从安南(今越南)回到广东,他仿效安南的法国式缫丝机器,亲手设计绘制了两套机器图样。后来,他在家乡南海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蒸汽缫丝厂“继昌隆”。这位企业家是
A.张謇B.陈启源C.荣德生D.方举赞

1897年2月11日,闻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了,当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
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
B.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
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