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反映出的主要观点是 [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皇权威
答案
D
举一反三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隶制代替了它。”“信仰的奴隶制”是指[     ]
A.  人皆僧侣
B.  因行称义
C.  人皆上帝
D.  理性至上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主张“君权神授”( 君权直接来自于上帝) ,提出“国家的存在是神的旨意和命令,而君主的权力则是神的意志的体现。”这体现了马丁·路德[     ]
A. 否定教皇的权威
B. 思想出现了倒退
C. 主张教会高于国家
D. 与其因信称义的思想相矛盾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宣传“不在乎《圣经》之外设计的律礼”,并导致“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的历史事件是[     ]
A.14 世纪的文艺复兴
B.16 世纪的宗教改革
C.1688 年的“光荣革命”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斥。”恩格斯这段话肯定的是[     ]
A. 文艺复兴运动
B. 宗教改革运动
C. 科学社会主义
D. 启蒙运动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其实质意义在于                      (   )
A.否定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B.废除了宗教对人们的束缚
C.维护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D.把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