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材料一  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题型:江西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  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梁启超《立宪法议》
材料二  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政体是自由的,而公民却毫无自由;或者是,公民可能是自由的,而政体却无自由可言。在这两种情况下,前者是政体在法律上是自由的,而事实上不自由;后者是公民在事实上是自由的,在法律上不自由。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粱启超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思想主张相似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相同:宪法(或法律)与公民权(或公民自由)是不可分割的;突出强调法治。不同:梁: 强调宪法与民权相互保障;孟:法律限定公民与政体的自由程度。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封建腐朽势力阻碍社会进步。
举一反三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家是     [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题型:湖南省会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此材料的作者应该是 [     ]
A.霍布斯
B.洛克
C.伏尔泰
D.孟德斯鸠
题型:湖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美国众议院墙壁上镶嵌的梭伦画像。众议院镶嵌这幅画像的目的在于宣扬:
[     ]
A.三权分立    
B.民主公正    
C.天赋人权    
D.议会政治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启蒙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洛克主张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洛克支持社会契约论,不过他也强调社会契约论是可以废除的。他也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一个人没有损害另一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其事。洛克还第一个倡导了权力的分配,他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认为立法权高于其它两权,但立法权仍要受到人民的制约,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摘编自现行高中教材第七册第3课相关内容
材料二: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并不是自然而然或不可避免的,而是社会改革者与革命者为争取权利,与统治当局和贵族阶层不断斗争的结果。             ——杰里?本特利(美)《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与孟德斯鸠对于洛克的思想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18世纪后期法国历史发展为例,说明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是“不断斗争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地抱怨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  《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直接导致这种质疑一切局面出现的人物可能是[     ]
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C.雅典奴隶制民主时期的政治家
D.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