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

(25分)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5分)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材料二: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贱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的悲歌。
材料三: 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3分)指出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6分)
(2)试对材料二马克思论述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解读(关键词句:①陈腐世界的代表;②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③贱买贱卖的特权;④对联式的悲歌)(7分)
(3)如从材料三中三个视角理解鸦片战争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6分)这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答案

(1)理由:葡、西最早支持开辟了新航路。(3分)政治: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确立;(3分)经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3分)
(2)①指清政府;(2分)②指英国;(2分)③指英国利用鸦片战争掠夺中国的原料、市场,攫取最大的经济利益;(2分)④指正义的一方被淘汰,而非正义的一方却成为战争的胜利者。(1分)
(3)结论:①英国:鸦片战争是商业战争;(2分)②中国: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2分)③文明史观:鸦片战争是先进的工业文明与落后的农业文明的冲突。(2分)道理: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葡萄牙和西班牙人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开始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结合时间信息,17世纪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18世纪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马克思论述中“这场决斗”是指鸦片战争,“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是指清政府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是却是落后的一方,“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贱卖的特权”是指英国作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国门获得利益而发动战争。
(3)根据所学知识,“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 是指英国而言,鸦片战争是商业战争;“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 是指中国而言,鸦片战争是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是指鸦片战争是先进的工业文明与落后的农业文明的冲突。因此推论出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
举一反三
《哥伦布传》(美·莫里森)中叙述道:在欧洲大陆上岸的时候,哥伦布带着的是有骡子驮着的少量的金鼻栓和其他“印度”纪念品,还有几名健壮的印第安俘虏作“标本”。材料中的“印度”纪念品有
A.象牙、宝石B.茶叶、陶瓷
C.别针、镜子D.玉米、马铃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城市)──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的商品中生丝量最大。而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当时的欧洲商人们说,葡萄牙人从里斯本运往果阿的白银几乎全部经澳门进入了中国。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整理
材料二: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丝—银”贸易形成的背景。简要分析“丝—银”贸易对中国产生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美元发生变化的原因。(12分)
(3)欧元的诞生对区域经济整合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当代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组织?(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历史潮流和趋势。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2分)指出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8分)
(3)利用材料三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段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字数在100字左右)(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记载:葡萄牙人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地理知识,确信地球比哥伦布认为的还要大,因而拒绝资助哥伦布……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看来像是一个重大失败。数千名冒险家前往西印度群岛,令人扫兴的是只找到少量黄金。然而,美洲大陆的发现的确引起了具有伟大意义的直接反应,它促使葡萄牙人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哥伦布航海因未获得黄金而失败B.冒险家的狂热情绪因此而消失
C.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竞争激烈D.西班牙王室没有因此获得好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十四世纪以后“欧洲则组织起在世界各地从事贸易活动的合股公司……,这些合股公司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他们所具有的合股性质限定了投资者的责任,使投资所起的作用与经营管理的职责相分离”,材料反映了
A.新航路后的“商业革命”B.新航路后的“价格革命”
C.公司的出现导致了早期的殖民扩张D.公司主要出现在意大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