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26分)【材料一】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宗教信仰的战争和殖民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能够让国家真正

阅读材料(26分)【材料一】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宗教信仰的战争和殖民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能够让国家真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26分)
【材料一】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宗教信仰的战争和殖民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能够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的工商业。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从16世纪下半叶起,流水一般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了,除了奢侈的社会风气,没有留下像样的产业。
【材料二】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意识提高了英国人的认识水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在20世纪给英国,也给世界带来惨痛而深刻的教训。
回答问题:
(1)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葡萄牙、西班牙的兴衰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能够引领世界的有利条件和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原因。(10分)
(3)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列举二战后西方国家克服自由经济模式弊端的重要举措。
答案

(1)(10分)兴盛原因: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4分,两大要点,每点2分。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
衰落原因:财富用于宗教战争和殖民战争以及奢侈消费,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封建制度的落后,害怕资产阶级的兴起。(6分,两大要点,每点3分。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
(2)(10分)英国能够引领世界的有利条件:工业革命;英国人的科学认识水准高;实现了工业化。(6分,3大要点,每点2分。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但是必须要从材料中概括)
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原因:不适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我调整,为后来的美国德国居上;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弊端。(4分,两大要点,每点2分。其它合理答案可以酌情给分)
(3)重要举措:国有化;计划性;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6分,每点2分,答3点即可满分)
评分标准:若学生答案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可酌情给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 在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后,随着海上商路的开拓,各地区各国之间的联系一步一步地加强,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形成一个牵一发则动全身的有机的整体。世界史到此时才真正具有世界性。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册)
材料三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的四条新航路路线,最早开辟的是            (填写代码),开辟出这条航路的航海家是                。
(2)根据材料二,“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15~16世纪,世界市场是怎样开始形成的?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何时?结合材料三、四,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下面是其中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B.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
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天文、地理学的进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统一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D.欧洲的经济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1)推动哥伦布去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绕好望角航行的动力是什么?
(2)你怎样理解“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
(3)对于新航路的开辟,有人说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也有人认为它是殖民掠夺之路。你对新航路的开辟有何认识?说明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几种史学观点,回答问题。
①现代化(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
②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③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
④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⑤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请回答:
案例一: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
对孙中山的评价结论
选择对应的史学观点
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者。”
 
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他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填充说明:只需在答题纸上填写对应的史学观点的序号
 
案例二:多元史观,解读历史现象。
历史史实
评价较高
评价较低
示例:“圈地运动”
①③

A: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
 
 
B:“扶清灭洋”口号
 
 
填充说明:运用不同的史学观点可能会对同一历史现象作出不同的评价,参考示例,请将对应的典型的史学观点序号填在答题纸上,可以单选或多选。
 
案例三: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的影响。
请运用全球史观,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