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A.保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A.保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
A.保护商业贸易B.拓展殖民地C.传播天主教D.掠夺工业原料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处理能力。从材料信息“欧洲商人”“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中可以得出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商业贸易;拓展殖民地也是为了经济利益;传播天主教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推动西方国家掠夺工业原料,与材料中“16世纪”不符。所以答案选A。
举一反三
下图是近代某大洲居民比例变化图。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该洲指美洲
②该洲居民比例变化始于新航路开辟
③火车的发明推动了这一变化过程
④黑奴贸易盛行影响了该洲居民比例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世纪时有一欧洲国家的国王说:“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这一国家后来还兼并了葡萄牙,被后世称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西班牙C.法国D.荷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40—1840年间,英国本土人口从500万增加到1000万,海外人口从20万增加到700万,中国本土人口从8千万增加到4亿,海外人口几乎为零。此时期,英国地租维持基本不变,中国地价和地租同步上涨2倍多,地主买田置地不易,佃农租地经营困难。
材料二:1840—1940年间,中国南方沿海有一个县,本县人口从20万增加到50万,海外后裔从零增加到300万。
材料三:贵州省1960年代外出务工人口几乎为零,2000年代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到沿海务工,2010年有630万劳动力出省务工,占全省人口20%左右,有40多个县的农民工向家里汇款高于县财政收入。世界各地的超市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国廉价工业品,外国的石油、矿石、棉花、大豆、大米、小麦、混合饲料大量进口到中国。贵州的市场上有泰国大米、美国的豆油、进口混合饲料生产的鸡鸭鱼出售,大量石灰岩地区退耕还林。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和中国在1740—1840年间人口发展的不同特点,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相同情形是什么?(2分)指出形成材料二情形的主要原因。(2分)
(3)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近三十年来,贵州劳动力流向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4分)结合材料三分析此变化对该省所产生的影响。(4分)
(4)1740—1840年间,英国如何利用外部有利因素实现强国目标?(6分)近三十年来,中国如何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机遇参与国际竞争?(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等6处办事处所组成。到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5万名员工、与1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仅阿姆斯特丹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
A.商业资本是推动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动力
B.荷兰的工业发达,基础雄厚
C.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的殖民贸易公司
D.荷兰垄断了当时的世界贸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所配的一幅图——新兴的西方世界: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作者在说明世界贸易问题时选择1763年可能的理由是
A.以欧洲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C.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