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0年—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1913年,西方各主要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0年—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1913年,西方各主要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0年—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1913年,西方各主要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一点。19世纪90年代的价格一般比1873年低40%,其中钢和钢轨的价格下跌最为严重,欧洲的钢轨价格在1872-1881年间降低了60%,美国钢轨在1896年的销售价格仅为1875年的1/10稍多一点。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1895—1899年)
行业
1895年
1899年
发展速度(1895=100)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14653
69564
474.7
机制面粉业
华商厂产量(万包)
2047
6766
330.5
缫丝业
华商厂出口量(担)
3039
4175
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38569
45278
117.4
内地丝车数(台)
7943
29270
368.5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85
154
181.2
火柴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26
241
191.3
水泥业
华商厂产量(吨)
68
190
279.4
机械采煤业
华商厂产量(吨)
89
145
162.3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材料三: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征产生的历史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8分)
答案

(1)①世界贸易扩大,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的联系更加紧密,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②西方发达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增强;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增长幅度超过了世界市场需求的增长幅度,出现了产品过剩,商品价格和利润下降;
④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了垄断组织,重工业发展迅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加剧。(每点2分,任意4点即可)
(2)特征:①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②企业由沿海开始向内地扩展;
③棉纺织、缫丝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采矿等重工业开始得到发展。(3分,每点1分)
原因:①“实业救国”潮流的推动及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对华侵略深入中国内地;
③世界市场形成,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6分,每点2分)
(3)评价:①世界市场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加速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②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③世界市场的形成冲击了落后地区的经济体制,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观念,推进了落后地区的近代化进程;④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人类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8分,每点2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问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有:“1870年—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世界贸易总额增加;“1913年,西方各主要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为
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19世纪90年代的价格一般比1873年低40%。”产品价格下降;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垄断组织产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该问考查解读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1895—1899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扩大;内地丝车数迅速增加说明内地的企业发展较快;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开始得到发展。联系19世纪末的时代背景,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呈现这些特征的原因。
(3)该问考查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作出全面评价。
举一反三
19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火车)一小时48公里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这反映了
A.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B.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思想文化
C.宗教改革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D.天主教会在殖民地倡导神本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根据马世力《世界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180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后,先进交通通讯工具推动欧洲国家的商品输出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D.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历史学习中,常会遇到“历史资料”与“历史观点”的区别。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
B.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C.“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列宁领导苏俄时期推行了“新经济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
年份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工业革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       D.美国已经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英国开始确立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B.西方主要国家完成工业革命
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