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煤钢增长情况简表:材料二 美国最近欲对伊拉克动武的意图,并未获得其欧洲盟友的一致支持。这只是欧美矛盾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煤钢增长情况简表:材料二 美国最近欲对伊拉克动武的意图,并未获得其欧洲盟友的一致支持。这只是欧美矛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煤钢增长情况简表:

材料二 美国最近欲对伊拉克动武的意图,并未获得其欧洲盟友的一致支持。这只是欧美矛盾的表现之一。当今社会,美国与其欧洲盟国间的矛盾与分歧日益公开化,由经济贸易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领域,在有些方面甚至完全针锋相对。这在二战后的美欧关系中是从来没有过的。
――2003年《参考消息报》汇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是何原因?(8分)
(2)纵览欧美关系的发展史,可知欧美历经了“争夺-合作-斗争”的复杂过程。列举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美国对欧洲事务扩大影响的历史事件。(2分)
(3)二战后,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进入20世纪以来,欧美关系发展的情况怎样?(8分)
答案


解析

举一反三
“凡是完成了这种进程(产业革命)的地方,资产阶级便夺取了政治权力,并挤掉了以前的统治阶级——贵族、行会师傅和代表他们的君主专制。”这句话主要说明:
A.产业革命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B.经济的发展最终决定了社会政治的变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代替了封建君主专制
D.资产阶级代替封建地主阶级是历史的必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海外殖民扩张带来了丰厚的利润B.追求时尚是当时消费的主流
C.人们普遍存在着从众的消费心理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作者认为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产品的相对过剩B.工人运动的兴起
C.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D.经济结构不合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英国
A.殖民体系初步形成B.农轻重比例发展失调
C.进出口贸易逆差严重D.工农业资源严重不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致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剐。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据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走,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l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地,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满卮、求富强“殊有关系”。l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l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表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