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年美国青年哈默在苏联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同时,在列宁的支持下,成为二、三十年代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他在莫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美国青年哈默在苏联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同时,在列宁的支持下,成为二、三十年代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他在莫斯科度过了将近10年,苏联成了这位亿万富翁的发迹地。 50年代中后期,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日趋严重。为了鼓励私人开采石油,美国政府在加重对其他行业税收的同时,减免石油行业的税收。1956年哈默购买了西方石油公司,开创了西方世界的又一个石油王国。 1979年***访问美国期间,盛赞哈默当年对列宁的帮助,并邀请他到中国访问。81岁的哈默于当年便应邀访问中国,以后又多次来华并与中方合作开发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这是当时最大的一项中外合资项目),他的石油公司投标开采中国海洋石油资源,成为取得中国近海勘探石油权的第一家美国公司。当时有些外国人还缺乏勇气。哈默对***说:“平朔安太堡煤矿的建成为外国企业家提供了一个样板:哈默能做到的,他们也应该能做到。” ——根据《大国崛起》《百度词条》《***五见哈默》等资料改编 材料二 按照目前的石油需求趋势,中国将很快成为全球石油需求乃至一次能源需求第一大国。……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2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目前已经超过50%,到2030年将达到75%。 ——摘自《上海证券报》,《别侥幸!尽早准备应对下一次石油危机》 回答: 材料三 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替代了19世纪的煤的世纪;它造就了全世界现代化大机器工业的文明,替代了英国和欧洲大机器工业的文明,内燃机的发明,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内燃机的发明,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神盒”。 ——周晋《大国石油》 (1)哈默作为美国人为什么能在当时的苏俄办企业?(3分)结合材料一指出哈默投资石油业的原因。(8分) (2)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哈默来到中国投资的原因,并依据材料分析哈默的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10分)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8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打开石油‘潘多拉神盒’”的含义?(8分) |
答案
(1)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人在苏俄开办企业。(3分)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经营石油有丰厚利润;当时美国政府对私人开采石油,减免石油行业的税收;哈默有雄厚的资本。(任答两点给8分) (2)原因: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央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对外开放成为一项基本国策;②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③***的邀请与支持;④到中国投资有丰厚的回报。(任答3点给6分) 意义:加快了中国煤炭、石油等工业的发展;为外国企业家到中国投资树立榜样,从而推进中国的对外开放。(4分) (3)现象:我国石油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4分) 原因:我国人均拥有能源量少,能源利用率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能源需求量增加。(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4)内燃机的发明、交通工具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对石油及其产地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导致了国际关系紧张甚至战争;(4分)燃烧石油及其制品也严重污染了环境。(4分) |
解析
(1)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以看出在1921年当时政府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政策的允许,原因的分析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能源危机日趋严重”“ 减免石油行业的税收”及其个人因素来分析即可(2)对于原因的分析从时间入手,涉及的知识点有改革开放,中美关系,中国政策的支持等角度,意义则从中外两个角度予以分析(3)现象的分析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找到,即中国对石油的依赖程度的提高,原因可以涉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等,言之合理即可(4)本问 属于能力提升问题,通过材料的分析,在讲究石油的需要增加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要求学生能过客观的分析这一事件。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很高的阅读和综合概况能力。 |
举一反三
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1)请简要叙述15世纪末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如何?(8分) (2)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什么(2分) (3)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
(10分)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表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扩展,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日益明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 材料二 工业生产的上升(以1913年为100%)
材料三 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同样,在普鲁士,1911年时,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却为23295马克。……相形之下,中产阶级买得起较好的住房和食物,……能使自己的子女受到充分的教育。在社会顶层,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国外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伦敦、纽约、上海三地的城市化进程。三地城市化的进程、程度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纽约、上海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所反映的状况?(3分) (3)材料三反映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启示?(3分) |
工业革命不仅造就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造就了巨大的工业生产力,工业化国家用大量而丰富的工业品来换取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原料。英国率先成为“世界工场”,随后其他欧美工业国也开始分享英国这一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交通运输的改进和和通讯技术的发明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贸易更加快捷。……铁路和港口成为世界贸易的动脉。 ——岳麓书社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工厂法上的第一个条例,它规定,车间的墙壁和天花板应该每年用石灰刷白两次;……工厂必须为男女两性儿童安排分别宿舍,并有足够数量的床铺;工作时间决不允许超过12小时;在学徒的头4年中,教育是必须要做的事;视察员发现工厂有传染病的话, 有传染病的话,他们有向保安审判官所属郡法院提出报告的任务…… 这项法令创立了一个在英国19世纪期间起了很大作用的制度,而且各文明国家都采用了这个制度,即对工厂的监督。必须承认,这项法令的实施效果几乎等于零,即使认真实行,也只不过提供一些微乎其微的补救而已。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三 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这是一种带有劳动改造性质的规定。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靠劳动谋生。院内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 ——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史》 李世安《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问题的历史考察>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四 马克思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资本的积累、城市的扩展和‘美化’,灾祸越来越严重,以致在1847年到1864年间,仅仅由于害怕那些对‘上流人士’也绝不留情的传染病,议会就制定了不下十条卫生检查法令,在某些城市,如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地,破了胆的资产阶级还通过他们的市政当局来进行干涉。不过,西蒙一声在他的1865年报告中任然大声疾呼:‘一般来说,这些灾祸在英国还没控制住’” ——王钰《世界经济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怎样改变了世界?(8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英国工人处境的哪些信息?(不得摘抄原文) (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三、四,分析英国政府制定1802年工厂法条例和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 》的原因,(4分)并评价英国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为。(6分) |
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及它所导致的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 | B.产生于工业革命后 | C.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 D.工厂制度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
|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 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乙:《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丙:《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丁:《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