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

阅读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论断的理解。(2分)
材料二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摘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通过。
(2)材料二、三、四主要体现了我国哪些民主政治制度?(3分)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2分)
材料五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以美、中两国为例,分别阐述美国国会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2分)
答案
(1)理解: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传统,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2分)
(2)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分)
特点:有明确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经历了—个逐步完善的过程。(2分)
(3) 美国:国会掌握立法权,与总统、最高法院相互制约。(1分)
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切权利属于人民是其根本原则。(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综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权利核心在议会,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法国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而美国1787年宪法最早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总统通过选举产生。因此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的理解就是“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传统,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从材料二、三、四可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有明确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经历了—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本题考查的美国国会的职能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举一反三
“百度百科”对某国政体的解释有下面一段文字:“在开国者的设计下,总统与国会很自然地对内政外交进行了分工,在外交事务方面,总统的权力比国会大,但在一项国内政策上,总统的权力就小了许多。在大多数时间里,双方都保持着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权力平衡,任何打破平衡的一方都将受到另一方的坚决抵抗。 ”这种政体设计体现了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施政原则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施政原则
C.美利坚合众国的施政原则D.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施政原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扩张之路

美国在19世纪末的扩张
问题:(13分)
(1)根据以上材料,美国的扩张呈现出哪些特点? (6分)
(2)美国实行扩张政策的前提是什么?(4分)
(3)美国扩张战略在20世纪初取得了何种成果?(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棉花主要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的南方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里克·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原料的主要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花种植业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联邦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
①邦联政治结构分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
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
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