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进攻中国的主张,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进攻中国的主张,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

题型:0122 期中题难度:来源: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进攻中国的主张,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     ]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答案
C
举一反三
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     ]

A、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
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
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
D、君主向议会负责
题型:0110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政体示意图,指出实行该制度的国家是

[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题型:吉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的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皆为非法。”“议会的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巨大权力。作为国家元首,皇帝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宪法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1)材料一、材料二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对后来两国的历史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吉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该内容来自于

[     ]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题型:0119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     ]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两者地位相等
题型:0119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