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009年7月22日电:八点的铜陵乌木山广场附近,人海如潮,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云集此间,共同见证五百年一遇的胜景。活动现场由“一主两副”三个广场组成

中新网2009年7月22日电:八点的铜陵乌木山广场附近,人海如潮,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云集此间,共同见证五百年一遇的胜景。活动现场由“一主两副”三个广场组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新网2009年7月22日电:八点的铜陵乌木山广场附近,人海如潮,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云集此间,共同见证五百年一遇的胜景。活动现场由“一主两副”三个广场组成,其中简仪雕塑广场(如下图),占地面积530.66平方米,主体为简仪青铜雕塑,用于测量天体位置,据称也是我国最先发明赤道装置。那么,我国古代最早使用该类似仪器观测天体始于(  )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古代科技的准确记忆,题干中“主体为简仪青铜雕塑,用于测量天体位置”是解题的关键,结合图片与所学知识可推断出题干中的仪器是简仪,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于公元1276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因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加以革新简化而成,故称简仪,而浑仪最早出现在汉代,故A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
(13分)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
时间
国家
新科学技术
时间
国家
新科学技术
1945
美国
原子弹爆炸
1969
美国
“阿波罗11号”登月
1946
美国
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2
美国
***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47
美国
晶体管问世
1977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1954
苏联
第一座核电站建成
1981
美国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97
英国
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1960
美国
激光器出现
1999
美国
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
回答:
(1)材料一中所示两个科技中心分别是指什么国家?(4分)这些科技成果的外传或扩展对世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科技中心在哪个国家?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古代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判断不正确的是
A.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
B.《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体系。
C.《本草纲目》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D.《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10分)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8分)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钱币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钱币中,能够反映我国商品经济和科技都领先世界的是( )
A.秦半两B.唐开元通宝C.北宋交子D.中华民国纪念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